[发明专利]密闭型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7157.1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4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友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2/22;H01M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万柳军;马江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闭型电池,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制造密闭型电池的端子结构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呈长方体形的密闭型电池中,其外壳收纳电池的发电元件。在外壳内,在正极端子侧和负极端子侧都配置有穿过外壳的壁延伸并从外壳向外突出的集电端子部件。在外壳的内部,各集电端子部件的第一端与发电元件电连接,而在外壳的外部,各集电端子部件的第二端与对应的一个外部端子部件电连接。因此,能在电池的内部和外部之间提供和接收电力。
在一些情况下,使用板状的连接部件来如上所述在外壳的外部将集电端子部件的第二端与外部端子部件电连接。应该指出的是,已知一种通过将集电端子部件的第二端铆压(锻接)于形成在连接部件中的插入孔来将集电端子部件的第二端和连接部件相互连接的技术(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2-028246(JP2012-028246A))。
如JP2012-028246A中那样,当要将集电端子部件的第二端连接到连接部件时,通过压缩使集电端子部件与盖部件绝缘的垫片来确保密闭型电池的内部空间的气密性。此时,由于无法从外部看到或掌握垫片压缩过程,故通常的做法是以一定的载荷来压缩垫片。然而,根据上述以一定的载荷进行的垫片压缩,存在由于诸如盖部件、集电端子部件、垫片等的部件的尺寸上的变动(差异)而发生垫片的过度压缩或不充分压缩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闭型电池,即使诸如垫片等的部件的尺寸有变动,该电池也能防止在将集电端子部件的第二端铆压于连接部件时垫片的过度压缩和不充分压缩。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密闭型电池,所述密闭型电池包括:发电元件;容纳部件,所述容纳部件呈长方体形的有底筒状并收纳所述发电元件;矩形(长方形)的盖部件,所述盖部件封闭所述容纳部件的开口并具有通孔;外部端子部件,所述外部端子部件从所述盖部件向外突出;集电端子部件,所述集电端子部件的第一端在所述容纳部件内连接到所述发电元件,并且所述集电端子部件的第二端呈管状并插入穿过所述通孔且从所述盖部件向外伸出;垫片,所述垫片在所述盖部件的内侧使所述盖部件和所述集电端子部件彼此电绝缘;和板状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在所述盖部件的外侧将所述集电端子部件和所述外部端子部件彼此连接。所述连接部件具有供所述集电端子部件的第二端插入穿过的插入孔。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集电端子部件通过将所述集电端子部件的第二端铆压于所述插入孔而连接。所述盖部件在所述盖部件的垫片侧表面中具有压缩所述垫片的盖侧突出部。所述集电端子部件在所述集电端子部件的垫片侧表面中在面对所述盖侧突出部的位置具有压缩所述垫片的端子侧突出部。所述盖侧突出部的垫片侧面积、所述端子侧突出部的垫片侧面积和所述集电端子部件的面对并接触所述垫片的表面的除所述端子侧突出部以外的面积彼此大小不同。
所述盖侧突出部的垫片侧面积在大小上可被所述端子侧突出部的垫片侧面积超过,所述端子侧突出部的垫片侧面积在大小上又可被所述集电端子部件的面对并接触所述垫片的表面的除所述端子侧突出部以外的面积超过。
根据本发明,即使密闭型电池的诸如垫片等的部件具有尺寸变动,也可防止在将集电端子部件的第二端铆压于连接部件时垫片的过度压缩和不充分压缩。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要素,并且其中:
图1A是示出密闭型电池的总体构造的正面剖视图;
图1B是示出密闭型电池的总体构造的俯视图;
图2A是示出密闭型电池中的端子部分的正面剖视图;
图2B是示出密闭型电池中的端子部分的俯视图;
图3A是示出密闭型电池中的端子部分的正面剖视图;
图3B是示出在端子部分就要被铆压之前密闭型电池中的集电端子部件的正面剖视图;
图4A是示出在铆压过程期间密闭型电池中的集电端子部件的正面剖视图;
图4B是示出在铆压过程之后密闭型电池中的集电端子部件的正面剖视图;
图5A是示出垫片压缩载荷的变化的图示;以及
图5B是示出密闭型电池的缺陷率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71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工机械手柄件
- 下一篇:加速度传感器拆装专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