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颗粒物过滤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7668.3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7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刚;谌灼杰;毛海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32B3/24;B32B27/16;B32B3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08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过滤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PM2.5过滤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和MEMS的交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M2.5也称细颗粒物,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由于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能够在空气中停留很长的时间、属性距离远,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非常大,同时还可以随着人们的呼吸而进入体内,在气管或肺等呼吸系统重要部位积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有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颗粒物的大小决定了它们最终在呼吸道中的位置。较大的颗粒物往往会被纤毛和黏液过滤,无法通过鼻子和咽喉。然而,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即PM10,可以穿透这些屏障到达支气管和肺泡。而粒径小于2.5微米的PM2.5,比表面积大于PM10,更易吸附有毒害的物质。由于体积更小,PM2.5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可能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研究表明,PM2.5会导致动脉斑块沉淀,引发血管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心脏病或其它心血管问题。PM2.5也可能通过肺部传递影响其它器官,粒径更小的PM2.5还可以穿过细胞膜,到达包括大脑在内的其它器官,引发老年痴呆等脑损伤疾病。
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人体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而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渐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研究证实,当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长期高于10μg/m3,就会带来死亡风险的上升。浓度每增加10μg/m3,总的死亡风险会上升4%,心肺疾病带来的死亡风险上升6%,肺癌带来的死亡风险上升8%。每个人平均每天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会被迅速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处,进而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造成血液丧失,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这种情况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例如可能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此外,PM2.5极易吸附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使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几率明显升高。鉴于此,如何有效地阻挡PM2.5通过口鼻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就成为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PM2.5过滤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多层PM2.5过滤结构利用聚合物层实现多个微小颗粒过滤结构层的相互键合,使空气多次通过纵/横向纳米纤维层,进而达到高效空气净化的目标;本发明PM2.5过滤结构制备方法简单,可与常规MEMS工艺相兼容,材料的选择范围大,结构的应用安全可靠。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多层PM2.5过滤结构,包括若干微小颗粒过滤结构层(1301)和若干聚合物层(1302),每2层所述微小颗粒过滤结构层(1301)之间键合一层所述聚合物层(1302);
所述微小颗粒过滤结构层包括一基底(101),所述基底(101)上设有贯通其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空气流通腔体(701);所述基底(101)的上端面上设有一镂空结构层(102),所述镂空结构层(102)包括设于其内的若干微米孔洞(201),且所述微米孔洞(201)贯通所述镂空结构层(102)与所述空气流通腔体(701)相连通;所述镂空结构层(102)上于所述微米孔洞(201)的上部设有横向纳米纤维体(401);所述镂空结构层(102)上设有纵向纳米纤维体(801),且所述纵向纳米纤维体(801)覆盖住所述横向纳米纤维体(401);
所述聚合物层(1302)包括一聚合物材料体(1001),所述聚合物材料体(1001)上设有贯通其上端面和下端面的贯通孔洞(1101);所述聚合物材料体(100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设有粘附层(1201),所述聚合物材料体(1001)通过所述粘附层(1201)分别与相邻所述微小颗粒过滤结构层(130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进行键合。
上述的多层PM2.5过滤结构中,所述纵向纳米纤维体(801)呈纤维状垂直于所述基底(101)分布;
所述纵向纳米纤维体(801)的平均间隙小于1μm。
上述的多层PM2.5过滤结构中,所述横向纳米纤维体(401)的平均间隙可为10nm~990nm。
上述的多层PM2.5过滤结构中,所述微米孔洞(201)的横截面呈正方形、圆形或长方形;
所述微米孔洞(201)的孔径可为1~20μm。
上述的多层PM2.5过滤结构中,所述聚合物层(1302)的材质为PDMS;
所述基底(101)的材质为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76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遥控接收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