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带式输送机的对位测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8418.1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2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放;余子先;李旺然;胡兵;刘保伦;倪瑞;宋晓春;华莉;齐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22 | 分类号: | G01K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8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用带式 输送 对位 测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矿用带式输送机的对位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温度保护是矿用带式输送机综保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带式输送机温度检测方式大多预先设定温度临界值,然后与各传感器温度采集值对比,判断温度是否超限,接着以开关量方式决定是否停机检修。这种温度保护方式较为简单,缺点是只能笼统的判定温度是否超限,对于温度超限具体数值及温度超限位置均无法准确提供,不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降温和检修,不利于带式输送机生产效率的有效提高,也不符合煤矿设备现代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矿用带式输送机的对位测温装置,可以扩大测温的范围,提高测温的利用效果,同时,在进行温度超限报警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显示具体温度值及带式输送机发生故障的具体位置,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降温和检修,大大提高温度保护的准确率和检修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矿用带式输送机的对位测温装置,包括带式输送机主机,所述带式输送机主机设有单片机,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转换器以及液晶显示器和报警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带式输送机的若干不同位置上,所述温度转换器安装在所述单片机的主控制板上,所述液晶显示器和报警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带式输送机主机上,所述温度传感器、温度转换器与所述单片机依次相连,所述液晶显示器和报警器与所述单片机分别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带式输送机不同位置的温度信号传送到所述温度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输送到所述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经所述液晶显示器显示相应的位置信息和每个传感器所在位置的温度信息,当所述单片机判断出现温度超限故障时,将带式输送机超温的位置信息输出至所述报警器。
本发明矿用带式输送机的对位测温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带式输送机的下支架、导轮和上支架上。
本发明矿用带式输送机的对位测温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所述温度转换器采用型号为PT100的温度转换模块构成。
本发明矿用带式输送机的对位测温装置,其中所述报警器采用语音电路构成。
本发明矿用带式输送机的对位测温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由于设置了对位测温的多路实时检测,扩大了测温的范围,提高了测温的利用效果。同时,在进行温度超限报警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显示具体温度值及带式输送机发生故障的具体位置,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降温和检修,大大提高了温度保护的准确率和检修效率。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矿用带式输送机的对位测温装置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矿用带式输送机测温装置的电路方框图;
图2是温度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温度转换器在带式输送机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的矿用带式输送机的对位测温装置,包括带式输送机主机、多个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转换器以及液晶显示器和报警器。其中,带式输送机主机设有单片机。
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参照图3,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带式输送机的下支架、导轮和上支架上,包括下支架2a、下支架2b、导轮3a、导轮3b、导轮3c等多处位置上。
在本发明矿用带式输送机的对位测温装置其他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也可采用不同的热敏器件。
温度转换器安装在单片机的主控制板上,温度转换器采用型号为PT100的温度转换模块构成,具有8路实时检测输入接口,每路输入端口分别检测带式输送机不同部位的温度信号。参照图2,所示是其中一路温度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
液晶显示器和报警器分别安装在带式输送机主机上。报警器采用语音电路构成。
在本发明矿用带式输送机的对位测温装置中,温度传感器、温度转换器与单片机依次相连,液晶显示器和报警器与单片机分别相连。温度传感器采集带式输送机不同位置的温度信号传送到温度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输送到单片机,单片机经液晶显示器显示相应的位置信息和每个传感器所在位置的温度信息,当单片机判断出现温度超限故障时,将带式输送机超温的位置信息输出至报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南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8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