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接式变压器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9003.6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4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顾永玉;肖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27/08 | 分类号: | H01F27/08;H01F2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胡玲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接式 变压器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变压器领域,具体涉及电力变压器的冷却装置,特别适用于强制油循环风吹水冷的电力变压器。
背景技术
电力变压器运行时,绕组和铁心中的损耗所产生的热量必须及时散逸出去,以免过热而造成绝缘损坏。对于大容量电力变压器通常采用强迫油循环冷却(强迫导向油循环风冷或水冷),即将热变压器油用油泵送往外部冷却器,通过吹风冷却或用水冷却。
现有技术中强迫油循环水冷却的变压器的外部冷却器一般采用列管式换热器,其换热管采用并联方式,如附图1所示,冷却水直接从换热器一端分流后流入换热管,通过换热管壁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冷却水温度降低,然后在换热器的另一端汇集后流出换热器。因现有技术的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采用并联方式,所有换热管中冷却水的流向相同,并以相同温度流入换热管,且流出换热管后直接被抽出换热器,而冷却介质即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换热器后,在向出风口流动过程中,因吸收换热管传递的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导致在进风口侧冷却水与空气温差最大,换热效果最好,随着空气向出风口流动,冷却水与空气的温差愈来愈小,换热效果愈来愈差。因现有技术的列管式换热器的冷却水与空气的温差从进风口到出风口逐渐减小,换热器整体温差不均衡,不但导致换热器的总体换热效果较差,且因各部分换热管伸缩不均,易引起换热管振动导致换热器运行噪声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使空气与冷却水之间的温差保持均衡的冷却器,提高变压器的冷却效果,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效果,降低变压器的运行能耗。
本发明的一种串接式冷却器,包括风扇、前端盖、上端盖、箱体、后端盖、下端盖、换热管,箱体呈长方形,中空的热换管穿过箱体的上下两端挡板并固定于挡板上,上端盖固定连接于箱体上挡板上,上端盖板与箱体之间有一封闭的空间,下端盖固定连接于箱体下挡板上,下端盖与箱体之间有一封闭的空间,在箱体两侧设有出风口的前端盖和进风口的后端盖,前盖板通过箱体法兰与箱体连接,后端盖通过箱体法兰与箱体连接,风扇安装在前盖板上的风管内,其特征在于,上端盖、下端盖采用波形结构。
当换热管为奇数列时,在下端盖左侧设置进水管,在上端盖右侧设置出水管;当换热管为偶数列时,在下端盖左侧设置进水管,下端盖右侧设置出水管,上端盖上不设置进出水管。
本发明的上端盖和下端盖为波形结构,可采用整体式也可以采用分体式。
上端盖、下端盖与箱体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串接式变压器冷却器的上端盖、下端盖采用冲压或焊接方式制作。
有益效果:所述一种串接式冷却器,换热管采用常规胀接方式与箱体连接,上端盖或下端盖采用冲压或焊接方式制作,制作工艺简单,工作时水流从靠近出风口的换热管进入换热器,从进风口侧的换热管流出,在出风口侧冷却水温度最低,空气温度最高,而在进风口侧冷却水温度最高,空气温度最低,因此可以在整个截面上保持使冷却水与空气的温差接近,从而提高冷却器的整体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常规并联式冷却器结构图
图2换热管为偶数列的串接式冷却器结构图
图3换热管为奇数列的串接式冷却器结构图
图4整体式上、下端盖
图5分体式上下端盖
图中标号名称:0.风扇 1.空气流 2.风管 3.前端盖 4.箱体法兰 5.上端盖 6.进水管 7.冷却水流 8.箱体 9.后端盖 10.下端盖 11.换热管 1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一种串接式冷却器的细节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体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串接式冷却器,包括风扇0、前端盖3、上端盖5、箱体8、后端盖9、下端盖10、换热管11组成,箱体8呈长方形,中空的热换管11穿过箱体8的上下两端挡板并固定于挡板上,连接方式采用胀接方式,上端盖5固定连接于箱体8上挡板上,上端盖板与箱体之间有一封闭的空间,下端盖10固定连接于箱体8下挡板上,下端盖10与箱体8之间有一封闭的空间,在箱体8两侧设有出风口的前端盖3和进风口的后端盖9,前盖板3通过箱体法兰4与箱体8连接,后端盖9通过箱体法兰4与箱体8连接,风扇0安装在前盖板3上的风管2内,其特征在于,上端盖5、下端盖10采用波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9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