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iCrxMn2-XO4的高温固相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9599.X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6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梁兴华;曾帅波;刘于斯;史琳;叶超超;刘天骄;华晓鸣;宋清清;刘浩;刘大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139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彭益宏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icr sub mn 高温 相合 成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池正极材料LiCrxMn2-XO4,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正极材料LiCrxMn2-XO4高温固相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高温固相法合成LiMn2O4是现在电池企业普遍运用的方法,该方法合成条件、工艺简单,容易控制,合成的为尖晶石LMO结构,比容量125mAh/g.传统固相合成方法将锂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硝酸盐)和猛的氧化物(碳酸盐、氢氧化物)充分混合,在高温下煅烧合成。
现有技术中,由于锂源和锰源在固相反映时未充分接触,导致合成产物纯度不高,合成产物电化学性能不够理想,特别是在锂电池放电后期Mn3+的浓度较高,在粒子表面易发生歧化反应:2Mn3+(固态)→Mn4+(固态)+Mn2+(液态),产生的Mn2+溶于电解液,泰勒效应加剧。这使得LMO容量严重衰减,缩减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放电后期,由于锂的不均匀沉淀,会产生枝晶结构的突起,这种突起容易刺穿隔膜,产生短路现象,这有极大地安全隐患,再则,合成LiMn2O4导电性能差,使得锂离子不能正常的脱嵌和脱出,合成LiMn2O4在大电流充放电时,电化学性能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高容量、循环性能优越、能大电流充放电的锂电池正极材料LiCrxMn2-XO4的高温固相合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A:将锂的化合物、锰的化合物及铬的化合物,按n(Li):n(Mn):n(Cr)=1.2:2-x:x的比例混合均匀,其中0≤X≤0.3;
步骤B:在球磨机研磨0.5-2小时;
步骤C:放在气氛炉中300-450℃预加热4-6小时;
步骤D:随炉冷却,再升温700-750℃煅烧40-72小时;
步骤E:降温至室温,获得黑色正极材料。
优选的,所述锂的化合物采用锂的氢氧化物、锂的碳酸盐和锂的硝酸盐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锰的氧化物采用锰的碳酸盐或者锰的氢氧化物。
优选的,铬的化合物采用Cr2O3。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升温速率2--1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升温速率为5--1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降温速率2-7℃/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得到的正极材料与导电剂充分研磨混合,再与粘结剂混合形成正极极片。
优选的,n(正极物质):n(导电剂):n(粘结剂)=(80±X):(10±X):(10±X),其中,X=5。导电剂采用导电炭黑,粘结剂为PVDF,负极采用锂片;电解液为1mol/L的LiPF6的EC/DNC(体积比为1:1);隔膜为:Celgard23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制备的电池正极材料LiCrxMn2-XO4容量高,循环性能优越,电池安全性能高,能大电流充放电。应用在手机,电脑,可移动电源等各类便携式设备和汽车,潜艇,航天器等各类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仪器中。一方面能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增加了设备续航时间,另一方面能经受特殊环境的考验。
2.本发明采用的工艺简单,制备条件容易控制,对设备的要求不高,并且所制备的电池价格低廉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LiCrxMn2-XO4(A:x=0;B:x=0.1;C:x=0.2;D:x=0.3)在倍率充放电为2C的首次充放电曲线图
图2是LiCrxMn2-XO4(A:x=0;B:x=0.1;C:x=0.2;D:x=0.3)在倍率充放电为5C的首次充放电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95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