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针式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9936.5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1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宋铎;孙德智;邓广琳;赵宇;丁春华;盛贵宾;邢立峰;董海滨;刘欣欣;李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D7/02 | 分类号: | F16D7/02;F16D43/21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针 扭矩 过载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顶针式扭矩过载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联轴器是联接动力设备不可缺少的元件,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振动、冲击等各种原因可能会使生产设备中的零部件松动,发生与其它动作部件卡死等现象,导致整个系统过载,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由此导致设备更换、停机停工等损失巨大。因此,过载保护问题逐渐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在过载保护的处理上,主要考虑的是联接元件的过载脱开机构,使扭矩不能继续传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针式扭矩过载保护装置,用于满足不同扭矩要求下的过载保护联轴器的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顶针式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明采用球面与内锥面配合结构实现扭矩的传递与脱开,采用碟形弹簧结构提供特定的轴向力,采用多锥面的滑块传递轴向力。
该发明的工作原理是,被压缩的蝶形弹簧通过滑块,将球头推力杆压紧在内锥面中,球面与锥面接触的径向分力可传递扭矩,当扭矩超过某一限定值时,碟形弹簧被继续压缩,球头推力杆向后移动,当球面完全从锥面中脱离,即实现过载时的保护脱开。
所述的球面与内锥面配合结构,锥面角度在60°至150°范围内。
所述的多锥面的滑块具有两个平面、两个圆柱面及三个锥面的结构,其中三个锥面为主要受力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球面与内锥面配合结构,工作时产生定比例的径向分力与轴向分力,径向分力实现扭矩的传递,轴向分力实现在扭矩达到限定时的脱开;
2.采用碟形弹簧结构提供特定的轴向力,同时利用碟形弹簧的可压缩性提供脱开所需的轴向移动空间;
3.圆周方向布置一组多锥面的滑块,可实现轴向位移达到一定值时,球面从内锥面中完全脱离,传递力变为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啮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脱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1-球头推力杆;2-碟形弹簧;3-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顶针式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明采用球面与内锥面配合结构实现扭矩的传递与脱开,采用碟形弹簧结构提供特定的轴向力,采用多锥面的滑块传递轴向力。
该发明的工作原理是,被压缩的蝶形弹簧通过滑块,将球头推力杆压紧在内锥面中,球面与锥面接触的径向分力可传递扭矩,当扭矩超过某一限定值时,碟形弹簧被继续压缩,球头推力杆向后移动,当球面完全从锥面中脱离,即实现过载时的保护脱开。
所述的球面与内锥面配合结构,锥面角度在60°至150°范围内。
所述的多锥面的滑块具有两个平面、两个圆柱面及三个锥面的结构,其中三个锥面为主要受力面。
具体工作过程,被压缩的蝶形弹簧2通过滑块3,将球头推力杆1压紧在内锥面中,传递扭矩时球面与锥面具有相对的运动趋势,当扭矩超过某一限定值时,球面与锥面间的轴向分力大于碟形弹簧2的压力,碟形弹簧2继续被压缩,球头推力杆1向后移动,当球头推力杆1移动到图中“过载脱开”所示的位置时,碟形弹簧2的轴向力将不能再传递到球头推力杆1上,球面完全从锥面中脱离,实现过载时的保护脱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99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执行器总成
- 下一篇:一种汽车传动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