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机-有机功能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0213.7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6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陈顺权;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71/36 | 分类号: | B01D71/36;B01D6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机 有机 功能 聚四氟乙烯 微孔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无机-有机功能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复合型乳化剂:室温,将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双(2-乙基己基)璜琥珀酸钠溶于低沸点醇,不断搅拌溶解,得到复合型乳化剂放置备用;
其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70~80wt%;
双(2-乙基己基)璜琥珀酸钠1~5%wt%;
低沸点醇20~25wt%;
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含氟共聚物微乳液配制:
将步骤(1)得到复合型乳化剂溶于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组成的油相中,水浴控温20~35℃下不断搅拌下,向其中逐滴加入超纯水或氨水水溶液,连续监测混合液的电导率,直到电导率变化值趋于稳定时,停止滴加,得到体系透明的微乳液;
其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六氟丁酯10~25wt%;
甲基丙烯酸甲酯40~60wt%;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5wt%;
步骤(1)的复合型乳化剂30~40wt%;
超纯水或氨水水溶液1~10wt%;
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3)无机纳米粒子的原位合成:向步骤(2)所得含氟共聚物微乳液体系中缓慢滴加与步骤(2)中超纯水或氨水水溶液等量的无机纳米粒子前驱体,充分搅拌0.5~4h,得到含有无机纳米粒子的含氟共聚物微乳液;
(4)无机-有机功能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将引发剂溶于步骤(3)所得的含有无机纳米粒子的含氟共聚物微乳液中,充分搅拌,静置,真空脱泡,获得无机-有机含氟共聚物浸涂液;将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经表面活性剂预处理后,浸没于上述无机-有机含氟共聚物浸涂液中,浸没15~60min,移除浸涂液;
将负载有浸涂液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置于60~70℃的烘箱中反应10~120min,或将负载有浸涂液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置于紫外光辐照装置中,反应10~60min;然后在100℃~150℃下热处理1~4h,即得到无机纳米粒子分散均匀的无机-有机功能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有机功能化聚四氟乙烯微孔膜中均匀分散的无机纳米粒子粒径为10~8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的平均分子量为500~2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氨水水溶液为新鲜配置的质量分数为10~28%氨水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若无机纳米粒子为TiO2无机纳米粒子,其前驱体为钛酸四丁酯、钛酸异丙酯或四氯化钛;所述步骤(3)中若无机纳米粒子为SiO2无机纳米粒子,其前驱体为正硅酸乙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对聚四氟乙烯微孔膜预处理为在含氟表面活性剂的乙醇溶液浸泡0.5~1.0h,室温自然干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表面活性剂的乙醇溶液中含氟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为0.5~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含氟表面活性剂为全氟烷基乙醇聚氧乙烯醚或全氟辛基磺酸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氰、对过硫酸铵/四甲基乙二胺或二苯甲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孔径0.1~0.45μm,厚度80~6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未经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02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脂肪族聚氨酸酯漆混合装置
- 下一篇:使用选择性传递膜的流体处理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