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0314.4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2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柯林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插座是为家用电器提供电源接口的电气设备,也是住宅电气设计中使用较多的电气附件,它与人们生活有着十密切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插座,难免会遇到有水滴溅落到插座上的情况,如果水滴顺着插座的表面流入到插座内,极易使插座内的线路产生短路现象,从而引起人身电击和电气火灾事故,给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用电安全性的插座。
一种插座,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槽底上设有插套,所述插套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面盖,所述面盖的边缘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口连接,所述面盖上具有一远离所述底座的平整板面,所述面盖上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插套对应,所述插孔的孔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环绕于所述插孔的孔壁设置,所述环形凹槽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远离所述板面且平滑过渡;
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开设于所述面盖内并位于所述插孔的一侧,所述集水槽与所述凹槽上远离所述板面的一端相互贯通,所述集水槽的槽底距所述板面的距离大于所述凹槽上远离所述板面的一端距所述板面的距离;
出水槽,所述出水槽开设于所述面盖内并沿所述板面延伸方向延伸,所述出水槽贯穿所述面盖,所述出水槽位于所述面盖的中部位置,所述出水槽由中间向两端逐渐远离所述板面并平滑过渡;
引水槽,所述引水槽开设于所述面盖内,所述引水槽贯通于所述集水槽及所述出水槽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盖上开设有三个二扁圆插孔及三个“八”字形插孔,三个二扁圆插孔排成一列,三个“八”字形插孔排成另一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座还包括插头及导线,所述插头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底座上的所述插套连接。
当水分由面盖的板面流入插孔时,水分沿着插孔的孔壁流入到凹槽内,由于凹槽倾斜设置,吸收的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凹槽的高处往低处流动,水分由凹槽流入到集水槽内。
集水槽内的水分通过引水槽流入到出水槽内,由于出水槽具有倾斜的坡道,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出水槽的槽口流出。
凹槽、集水槽、引水槽及出水槽构成一贯通的出水通道,水分从凹槽内进入,由于此出水通道为一倾斜的坡道,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出水槽的槽口处流出。较好地避免了外界的水分流入到插套内,防止了插套发生短路而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提高了插座用电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插座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插座的面盖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插座的面盖沿A-A线的剖面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插座的面盖沿B-B线的剖面图;
图5为图2所示的插座的面盖沿C-C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如图1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插座10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2,其为图1所示的插座10的面盖的示意图。插座10包括:底座100、面盖200、集水槽300、出水槽400、引水槽500、插头600及导线700。
底座100上开设有收容槽110,收容槽110的槽底上设有插套120,插套120收容于收容槽110内。在本实施例中,收容槽110内设有三个插套120,三个插套120依次排列。
如图3所示,其为图2所示的插座10的面盖200沿A-A线的剖面图。面盖200的边缘与收容槽110的槽口连接,面盖200上具有一远离底座100的平整板面210。面盖200上开设有插孔220,插孔220与插套120对应。
插孔220的孔壁上开设有凹槽222,凹槽222环绕于插孔220的孔壁设置,环形凹槽222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远离板面210设置,且平滑过渡。
集水槽300开设于面盖200内并位于插孔220的一侧,集水槽300与凹槽222上远离板面210的一端相互贯通,集水槽300的槽底距板面210的距离大于凹槽222上远离板面210的一端距板面210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柯林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惠州柯林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0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