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聚合物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1893.4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5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邢达;周小明;廖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苏运贞 |
地址: | 51063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聚合物 电化学 发光 信号 放大 核酸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聚合物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三联吡啶钌的合成:
①称取:二氯双(2,2'-联吡啶)钌0.05g,NaHCO30.05g,4-羧酸-2,2'-联吡啶0.0375g;
②加入10mL体积分数80%甲醇水溶液,混合液在硅油浴下回流;
③所得溶液在冰浴中冷却2h;
④用1mol/L的H2SO4将pH值调到4.4,形成沉淀;
⑤形成的沉淀进行过滤,收集滤液;
⑥向⑤中所得滤液中加入3.125mL NaPF6溶液,搅拌后置于4℃环境中挥发滤液,观察晶体产生;收集所得结晶即为二(2,2'-联吡啶)(4-羧酸-2,2'-联吡啶)钌的二(六氟磷酸盐);
(2)三联吡啶钌的活化:
①称取:二环己基碳二亚胺1.1635g,N-羟基琥珀酰亚胺0.5947g;
②搅拌条件下溶解于7.7568mL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冰浴冷却1h;
③加入0.1616g步骤(1)合成的二(2,2'-联吡啶)(4-羧酸-2,2'-联吡啶)钌的二(六氟磷酸盐),混合物冰浴搅拌混匀;
④室温下密封振荡;
⑤通过吸滤装置除去所得沉淀,滤液中含有活性的钌配合物,即活化三联吡啶钌;
(3)聚赖氨酸-三联吡啶钌复合物的制备:
①取一管聚赖氨酸固体粉末离心;
②打开管盖,并加入75μL0.1M硼酸钠,调整pH值至8.5,盖上管盖;
③充分上下振荡5min,离心收集;
④加入30μL的步骤(2)⑤中所得到的活化三联吡啶钌;
⑤室温避光孵育12h;
⑥用超滤管分离除去体系中的小分子化合物;
⑦离心,倒去滤液,加入0.5mL预冷无水乙醇,放入超低温冰箱中1h,用超滤管分离除去体系中的小分子化合物;
⑧离心,倒去滤液,加入1mL预冷体积分数80%乙醇水溶液,放入超低温冰箱中1h,用超滤管分离除去体系中的小分子化合物;
⑨离心,倒去滤液,加入1mL预冷体积分数80%乙醇水溶液,放入超低温冰箱中1h,用超滤管分离除去体系中的小分子化合物;
⑩离心,将所得沉淀,加100μL水稀释,得到聚赖氨酸-三联吡啶钌复合物,放入-20℃保存;
(4)DNA探针标记聚赖氨酸-三联吡啶钌复合物:
该反应体系中,将聚赖氨酸-三联吡啶钌复合物、DNA探针及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混匀,调整pH值至6;避光孵育;最后,用超滤管离心除去小分子化合物;得到DNA探针标记的聚赖氨酸-三联吡啶钌复合物,并用纯水保存在-20℃;
(5)磁捕捉检测目标DNA序列:
以传统的磁捕捉及“sandwich”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种以聚赖氨酸-三联吡啶钌为信号放大基团的核酸检测方法;
(Ⅰ)取生物素探针、靶序列溶解于水中,终浓度为10μM;
(Ⅱ)构建磁捕捉核酸检测体系:体系总体积为100μL,生物素探针及聚赖氨酸的终浓度为100nM,PBS缓冲液的终浓度为1×,加水补充至100μL;
(Ⅲ)信号检测:将步骤(Ⅱ)的产物,放入分析仪中检测电化学发光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合物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将聚赖氨酸-三联吡啶钌复合物、DNA探针、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混匀按照聚赖氨酸-三联吡啶钌复合物:DNA探针: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为体积比1:10:2000的比例混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合物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活化三联吡啶钌用于标记DNA、蛋白或抗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合物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生物素探针为DNA探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合物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的超滤管的截留分子量为100KD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18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气尾气中硫磺回收工艺
- 下一篇:一种安全带收紧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