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2828.3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4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关谷智仁;三谷胜哉;河野聪;大桃义智;山田将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克赛尔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 | 分类号: | H01M10/056;H01M4/485;H01M4/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李宏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钴复合氧化物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非水电解质 正极 正极活性物质 膦酰基乙酸酯 隔板 电池寿命 电解质盐 厚度变化 晶体表面 类化合物 负极 摩尔比 氧化物 含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厚度变化小,电池寿命长。本发明通过如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来解决问题,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正极、负极、非水电解质和隔板,非水电解质使用含有含氟电解质盐和通式(1)所示的膦酰基乙酸酯类化合物的非水电解质,正极具有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含有含锆的锂钴复合氧化物(A),所述含锆的锂钴复合氧化物(A)中,含有锆的氧化物存在于通式(2)所示的锂钴复合氧化物的晶体表面,含锆的锂钴复合氧化物(A)的锆(Zr)的含量,以相对于通式(2)所示的锂钴复合氧化物的钴(Co)的摩尔比(Zr/Co)计为0.0001以上0.01以下的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特性良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手机、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达、电动汽车的实用化等,越来越需要小型轻量且高容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并且,对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随着其适用设备的扩大等,谋求在高容量化的同时,提高各种电池特性。
作为实现这样的提高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池特性的一种手段,众所周知有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具有的非水电解质中应用各种添加剂。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混合特定的组成不同的两种正极活性物质,能够对循环特性、低温重负荷特性进行改善。
此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通过使用添加了特定结构的有机磷化合物的非水电解质,可提高在高温下的电化学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140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2/1427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由于锂与水分剧烈反应,因此在锂二次电池中,为了确保其优异的特性和可靠性,理想的是尽可能将水分从电池内排除。但是,众所周知难以使电池内的水分完全为零,若不可避免地混入有水分的话,含氟电解质盐(例如,LiPF6等)与水分反应,产生氟化氢(HF)。
氟化氢有时会使钴等金属元素从正极活性物质中析出,成为电池充放电循环特性降低的原因。进而,也已知氟化氢成为在高温环境下储存电池时电池膨胀的原因。
另一方面,有在高温环境下储存电池时,负极活性物质与电解质反应,在分解负极活性物质的同时,产生气体,同时引起负极劣化和电池膨胀的情况。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正极、负极、非水电解质和隔板,
非水电解质使用含有含氟电解质盐和通式(1)所示的膦酰基乙酸酯类化合物的非水电解质,
正极具有正极活性物质,
正极活性物质含有含锆的锂钴复合氧化物(A),所述含锆的锂钴复合氧化物(A)中,含有锆的氧化物存在于通式(2)所示的锂钴复合氧化物的晶体表面,
含锆的锂钴复合氧化物(A)的锆(Zr)的含量,以相对于通式(2)所示的锂钴复合氧化物的钴(Co)的摩尔比(Zr/Co)计为0.0001以上0.01以下的范围内。
通式(1)中,R1、R2及R3各自独立地表示可用卤原子取代的碳数1~12的烷基、烯基或炔基,n表示0~6的整数。
LitCo1-sMsO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克赛尔控股株式会社,未经麦克赛尔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28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内外双风冷电机
- 下一篇:一种草鱼窝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