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观检测危险驾驶行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3435.4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5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付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18 | 分类号: | A61B5/18;A61B3/113;A61B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观 检测 危险 驾驶 行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视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观检测危险驾驶行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危险驾驶行为一般包括酒驾、毒驾、疲劳驾驶,酒驾、毒驾、疲劳驾驶均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进而导致驾驶员在突发状况下判断错误或操作错误,因此引起交通事故,交管部门现在仅可对酒驾进行客观检测,对于危害更大、事故率更高的毒驾和疲劳驾驶均无法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客观检测危险驾驶行为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客观检测危险驾驶行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受测人员根据使用者的提示盯视相关灯组或液晶屏上的亮点。
步骤(2)照明光源对人眼进行照明。
步骤(3)相机对人眼进行图像采集,如采用智能相机,可以在相机上直接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相关眼动检测结果;如不采用智能相机,则将图像数据传输到计算单元,该计算单元可以是嵌入式的,也可以是PC终端,最终都是完成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得到检测结果的功能。
步骤(4)图像分析得到的检测结果和参考评价结果显示给使用者,由使用者给出检测结论,生成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可打印。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视标灯可以由LED组成,也可以由液晶屏组成。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光源,采用人眼几乎不可见的近红外光源进行照明,防止人眼被照明光干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客观的检测出驾驶员的中枢神经异常情况,交管部门对酒驾、毒驾、疲劳驾驶进行一站式快速客观检测,可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客观检测危险驾驶行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受测人员根据使用者的提示盯视相关灯组或液晶屏上的亮点。
步骤(2)照明光源对人眼进行照明。
步骤(3)相机对人眼进行图像采集,如采用智能相机,可以在相机上直接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相关眼动检测结果;如不采用智能相机,则将图像数据传输到计算单元,该计算单元可以是嵌入式的,也可以是PC终端,最终都是完成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得到检测结果的功能。
步骤(4)图像分析得到的检测结果和参考评价结果显示给使用者,由使用者给出检测结论,生成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可打印。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视标灯可以由LED组成,也可以由液晶屏组成。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光源,采用人眼几乎不可见的近红外光源进行照明,防止人眼被照明光干扰。
本发明的原理:
本发明在由使用者(交管部门)通过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检测、眼扫视检测、瞳孔对光反应检测等方法快速检测驾驶员各项眼动指标,根据这些眼动指标来客观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3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