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幕帘驱动机构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4320.7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1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孙远韬;张氢;秦仙蓉;李冉;姜晟;丁同文;张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3/21 | 分类号: | E04F13/21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驱动 机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机械机构领域,涉及可用于建筑外围的大功率移动幕帘系统的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移动幕帘是一种新型的外饰结构,是指在某一建筑外围用铝合金管子围成三层类似帘幕一样的可以围绕建筑旋转的外饰结构,其设置美化建筑本身和周边建筑群,从而达到一种地标性建筑效果。如图1所示,使用时移动幕帘的管帘固定在顶端的小车上,而小车的车轮置于吊架的轨道上,轨道环绕建筑设置并固定于屋檐上,故管帘就沿轨道移动时即可绕着屋檐做环绕运动。
移动幕帘在使用中需要机械装置来驱动移动幕帘的管帘绕着屋檐做环绕运动。目前对于通过何种机械以实现移动幕帘工作的研究还未公开报道,本发明采用链传动方式。链传动作为一种挠性传动,是由链条和链轮组成,并通过链轮轮齿与链条链结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其优点在于,没有弹性滑动和整体打滑的现象,因而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效率较高;又因为链条不需要像带那样张得很紧,所以作用在轴上的压力较小;链条采用金属结构制造,整体尺寸较小,结构较为紧凑,并且能够在高温和潮湿环境中工作。且链传动的制造与安装精度较低,成本也低,适合实现如驱动移动幕帘进行移动等要求的远距离传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幕帘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可驱动固定节距的移动幕帘在固定轨迹的轨道上按预定速度运行至规定的位置,且整个驱动机构整体尺寸较小,结构较为紧凑,安装精度较低,成本也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移动幕帘驱动机构,包括链轮单元、与所述链轮单元相连以驱动所述链轮单元运转的动力单元以及用于支撑固定所述链轮单元与所述动力单元的底架;
所述链轮单元包括位于在底架上呈三角状分布的主动链轮结构、第一从动链轮结构和第二从动轮轴结构、链接设置在所述主动链轮结构、第一从动链轮结构和第二从动轮轴结构上的链条,所述链条上沿径向向外每隔一定距离设有一个拨叉,每隔一定距离设有一个拨叉,链条上相邻拨叉之间的距离等同管帘上相邻管之间的距离设置。
所述底架为卧置的U型结构钢板,包括上底板、下底板以及连接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的折弯侧壁;
优选的,所述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还经由螺栓相连。
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以及减速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
优选的,所述减速器为行星齿轮减速器。
优选的,所述减速器输出的扭矩大于10700Nm,减速器的传动比为289。
所述电机以及所述减速器设置于上底板上,所述减速器与所述上底板端法兰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速电机侧面设有矩形法兰盘,所述上底板对应设置直立的矩形法兰盘,两个矩形法兰盘经由螺栓连接。
所述主动链轮结构、第一从动链轮结构和第二从动轮轴结构安装于所述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
所述主动链轮结构包括主动链轮以及主动轮轴,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设有一锥孔,所述主动轮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锥度相连接。
所述第一从动链轮结构和第二从动轮轴结构均包括从动链轮和从动轮轴,所述每一个从动轮轴的上端通过定位法兰盘与上底板相连接,且从动轮轴的下端插入下底板中,且从动轮轴的下端与下底板之间设有用来对从动链轮做轴向定位和支承的从动轮轴套;
优选的,所述从动链轮的下端面与从动轮轴套之间布置有推力球轴承。
所述主动链轮、两个从动链轮和链条的节距取为155mm。
所述链轮单元从动轮轴偏心距为5mm,张紧量最大为10mm。
一种移动幕帘驱动机构的使用方法,所述移动幕帘的每一层管帘由180度对称设置的两台移动幕帘驱动机构驱动;
优选的,每台移动幕帘驱动机构的电机所提供的功率为所需的总功率,减速器输出的扭矩为所需扭矩的2倍;
优选的,所述减速器输出的扭矩为即21400Nm。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示的移动幕帘的驱动机构具体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布局合理,安装方便的有点,且其维护和修理十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43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