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减震器盖自动焊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4388.5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9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津荣天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融生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减震器 自动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产品焊接自动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盖自动焊接机。
背景技术
汽车减震器盖焊接,有两种工艺一种是减震器盖上有凸点,焊接时候两个件通过凸点焊焊接在一起,另一种工艺是单点电阻焊,这两种工艺各有优缺点,第一种焊接要求上下电极比较平整对工装焊接平面调整精度高,焊接时对阻焊机床功率要求大对电网电源瞬间冲激大,焊接后各个点焊接力不一致。第二种焊接工艺,是逐点焊接对焊接机功率要求小,每个点焊接力均匀,缺点是焊接效率低,第一种工艺焊接速度快每焊接一次就可以完成一个半成品,第二种焊接工艺一般要焊接6次,焊接效率明显下降,人工转动工件导致6个焊点不均匀的分布,影响工件美观。因此为了解决第二种工艺上焊接效率低,焊接6个点靠人工定位后6个点分布不均匀,我公司采用伺服电机带动工件旋转控制完成6点一次触发焊接,这样一个人可以控制两台机床焊接效率大大提高,而且焊接6点焊点分布均匀分布美观,避免第一种焊接工艺的所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盖自动焊接机,可以提高焊接效率,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与工作的枯燥性,保证工件焊接后一致性。生产效率为每15秒一个工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减震器盖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在阻焊机下电极上面装有焊接机托板,焊接机托板下面连接伺服电机固定架,焊接机托板上面装有电极散热块,电极散热块上面装有电极旋转胎,电极旋转胎上面装有焊接下电极,焊接机托板、电极散热块、电极旋转胎和焊接下电极在一条轴线上,焊接机托板、电极散热块、电极旋转胎和焊接下电极有贯穿的中心孔,中心孔上端内有工件固定环,工件固定环下端连接连接法兰,连接法兰向下连接焊接旋转轴;焊接旋转轴下端穿出焊接机托板中心孔,焊接旋转轴下端装有齿型带轮;伺服电机固定架外端装有伺服电极,伺服电极上的齿型带轮通过齿型皮带连接焊接旋转轴下端的齿型带轮;在电极旋转胎外侧装有压件爪机构支架,压件爪机构支架上装有压件爪机构挡片滑槽,压件爪机构挡片滑槽内装有压件爪机构中的挡片。
在焊接机托板中心孔内装有旋转轴承,在电极散热块的中心孔内装有深沟球轴承,焊接旋转轴装在旋转轴承和深沟球轴承内孔内。
电极散热块上表面有沟槽。
本发明汽车减震器盖焊接机有以下特点:
本焊接机可以一次装卡,连续焊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与工作的枯燥性,保证工件焊接后一致性。生产效率为每15秒一个工件。
焊接点控制选用伺服电机控制,控制精度高电路易于布线,伺服控制电机与齿型带连接完成动力传输,结构简单效果好,焊接中一人可以操作三台焊接机。
本焊接机1:可以一次装卡后6个焊接点连续焊接。2:由于焊接电流在1万安培以上所以焊接后焊接机下电极会很热,本发明用简单的散热机构,采用的热传递原理把焊接后电极的热量带走,稳定耐用不会发生故障。3:本焊接机动力采用机伺服电机,齿型带旋转可以控制精确定位且结构简单。4:压件爪机构结构简单可靠,避免压钳压接工件后的压钳橡胶受热老化,不占用焊接机上电极与焊接机下电极的高度空间。
附图说明
图1待焊接在一起的两个汽车减震器盖
图2自动焊接机外形图
图3自动焊接机分解图
图4压件爪机构
图5焊接机电极旋转面部分结构图
图中:1待焊接在一起的两个汽车减震器盖、2工件固定环、3连接法兰、4焊接下电极、5电极旋转胎、6电极散热块、6-1沟槽、6-2深沟球轴承、7旋转轴承、8焊接机托板、9阻焊机下电极、10焊接旋转轴、11伺服电极、12伺服电极调整块、13伺服电机固定架、14齿型带轮、15齿型带轮保护环、16齿型带轮保护环、17齿型皮带、18压件爪机构、18-1压件爪机构中的挡片、18-2压件爪机构挡片滑槽、18-3压件爪机构支架、19上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本汽车减震器盖自动焊接机是将汽车减震器盖(如图1所示)的两个单件用阻焊机把这两个件焊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津荣天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津荣天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43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