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温度补偿的无线无源高温压力传感器及其温度补偿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6851.X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8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谭秋林;熊继军;罗涛;张文栋;梁庭;刘俊;薛晨阳;康昊;李晨;任重;杨明亮;王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14 | 分类号: | G01L1/14;G01L9/12;G01L19/0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补偿 无线 无源 高温 压力传感器 及其 算法 | ||
1.一种带温度补偿的无线无源高温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生瓷片(1)、第二生瓷片(2)、第三生瓷片(3)、第四生瓷片(4)、第五生瓷片(5);
第一生瓷片(1)、第二生瓷片(2)、第三生瓷片(3)、第四生瓷片(4)、第五生瓷片(5)自下而上依次层叠成一体;
第一生瓷片(1)的上表面左部布置有第一平板电容器的下极板(6);第一生瓷片(1)的上表面右部布置有第二平板电容器的下极板(7);第一生瓷片(1)的左后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排气孔(8);第一生瓷片(1)的右后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排气孔(9);第二排气孔(9)的孔口封堵有玻璃浆料(20);
第二生瓷片(2)的左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电容介质孔(10);第二生瓷片(2)的右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电容介质孔(11);第一电容介质孔(10)与第一平板电容器的下极板(6)位置正对;第二电容介质孔(11)与第二平板电容器的下极板(7)位置正对;
第一电容介质孔(10)的后孔壁开设有第一排气通道(12);第二电容介质孔(11)的后孔壁开设有第二排气通道(13);第一排气通道(12)的后端与第一排气孔(8)对应贯通;第二排气通道(13)的后端与第二排气孔(9)对应贯通;
第三生瓷片(3)的上表面左部布置有第一平板电容器的上极板(14);第三生瓷片(3)的上表面右部布置有第二平板电容器的上极板(15);第一平板电容器的上极板(14)与第一电容介质孔(10)位置正对;第二平板电容器的上极板(15)与第二电容介质孔(11)位置正对;
第四生瓷片(4)的上表面左部布置有第一电感线圈(16);第四生瓷片(4)的上表面右部布置有第二电感线圈(17);
第一生瓷片(1)的下表面与第四生瓷片(4)的上表面之间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过孔(18);过孔(18)内穿设有过孔连线(19);
第一电感线圈(16)的外端通过过孔连线(19)与第一平板电容器的下极板(6)连接;第一电感线圈(16)的内端通过过孔连线(19)与第一平板电容器的上极板(14)连接;第一电感线圈(16)与第一平板电容器共同构成温度补偿敏感LC环路;
第二电感线圈(17)的外端通过过孔连线(19)与第二平板电容器的下极板(7)连接;第二电感线圈(17)的内端通过过孔连线(19)与第二平板电容器的上极板(15)连接;第二电感线圈(17)与第二平板电容器共同构成主敏感LC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温度补偿的无线无源高温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主敏感LC环路、温度补偿敏感LC环路共同与一个外部线圈天线耦合。
3.一种带温度补偿的无线无源高温压力传感器的温度补偿算法,该算法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温度补偿的无线无源高温压力传感器中完成,其特征在于:该算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
a.在常温常压环境下,分别标定出主敏感LC环路的谐振频率f02和温度补偿敏感LC环路的谐振频率f01;
b.当测量环境中的温度和压力均发生变化时,主敏感LC环路的谐振频率同时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和压力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温度补偿敏感LC环路的谐振频率仅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通过外部线圈天线分别实时读取主敏感LC环路的谐振频率f2和温度补偿敏感LC环路的谐振频率f1;
c.根据温度补偿敏感LC环路的谐振频率f01、主敏感LC环路的谐振频率f2、温度补偿敏感LC环路的谐振频率f1,计算出主敏感LC环路在仅受压力变化的影响时的谐振频率fp;计算公式为:
d.将主敏感LC环路在仅受压力变化的影响时的谐振频率fp与主敏感LC环路在常温环境下标定的压力——谐振频率表进行对照,即可得出测量环境中的压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685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防斜纠斜钻铤
- 下一篇:中心定位偏差自动修正压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