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管折弯压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7336.3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2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齐跃庭;朱修传;洪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06 | 分类号: | B21D53/06;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3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折弯 压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折弯压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学习机、电视等已逐渐成为了家庭的必须品。这些电子产品中一般都设置有散热模组,散热模组中设置有热管。现有的热管一般是通过人工作业的方式进行折弯和压扁,但此种方式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发生折弯不到位以及在热管上留下指纹等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将热管折弯并压扁的热管折弯压扁装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折弯压扁装置,其包括折弯模、烤箱和压扁模,所述烤箱设置在所述折弯模与所述压扁模之间,所述折弯模用于折弯热管,所述烤箱用于加热折弯后的热管,所述压扁模用于将加热后的热管压扁,所述折弯模与所述烤箱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运组件,所述烤箱与所述压扁模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运组件。
优选地,所述折弯模包括上模、下模和旋转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可相对开合以压弯所述热管,所述旋转模与所述下模铰接以折弯所述热管。
优选地,所述折弯模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相对于所述下模固定,所述上模与所述导向柱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折弯模还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旋转模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模相对于所述下模旋转。
优选地,所述折弯模还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上模连接以驱动所述上模相对于所述下模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压扁模包括多个模仁和第三气缸,所述多个模仁并列设置且可相对移动,每两相邻模仁用于压扁所述热管,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模仁连接以驱动所述模仁之间开合。
优选地,所述压扁模还包括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与所述模仁连接,用于将所述热管导入至相邻两模仁之间。
优选地,所述热管折弯压扁装置还包括物料框和卸料板,所述卸料板设置在所述压扁模的下方,并朝所述物料框倾斜设置以将压扁后的热管导入至所述物料框。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运组件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一转运气缸,所述第二转运组件包括第二夹持机构和第二转运气缸,所述第一转运气缸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在所述折弯模与烤箱之间移动,所述第二转运气缸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在所述烤箱与压扁模之间移动。
优选地,所述热管折弯压扁装置还包括推杆和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一端邻近所述折弯模,所述导向槽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推杆可相对于所述导向槽移动以将导向槽中的所述热管推送至所述折弯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管折弯压扁装置,可以自动将热管弯曲并压扁成所需形状,生产效率较高,节省人工成本,而且不容易发生折弯不到位等不良现象,也不容易在热管上留下指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管折弯压扁装置的侧视图。
图2至图4是图1中的热管折弯压扁装置的折弯模在三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热管折弯压扁装置的转运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热管折弯压扁装置的压扁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考图1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折弯压扁装置,其包括支架1、折弯模7、烤箱19和压扁模23。
折弯模7、烤箱19和压扁模23均设置于支架1上,烤箱19设置在折弯模7与压扁模23之间。折弯模7用于折弯热管2,烤箱19则用于加热折弯后的热管2,压扁模23用于将加热后的热管2压扁。
折弯模7与烤箱19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运组件,第一转运组件用于将折弯模7折弯后的热管2转运至烤箱19。烤箱19与压扁模23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运组件,第二转运组件用于将烤箱19加热后的热管2转运至压扁模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7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