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直流模块化电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28159.0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4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赵志刚;赖元华;李国耀;刘怀灿;黄猛;曹满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00 | 分类号: | H02J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振;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模块化 电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直流模块化电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直流系统设计缺少模块化设计,负载增加或者减少都需要重新计算各个载体的容量以及电路系统中的电器参数以及型号选择,相当于重新设计新的电路系统。成本高,周期长。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直流模块化电气系统,其节省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者减少设备,减少工程改造的浪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纯直流模块化电气系统,包括AC/DC模块和DC/DC模块;
所述AC/DC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外设交流电源,所述AC/DC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直流母线,所述AC/DC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直流高压,用于连接直流高压负载;
所述DC/DC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母线,所述DC/DC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直流低压负载。
较优地,所述DC/DC模块的数量为多个。
较优地,所述直流高压负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直流高压负载并联设置。
较优地,所述直流低压负载的数量的也为多个,多个所述直流低压负载并联设置。
较优地,所述外设交流电源为单相交流电源或三相交流电源。
较优地,所述DC/DC模块的输出电压小于或等于36V。
较优地,所述AC/DC模块与所述DC/DC模块之间采用直流载波通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纯直流模块化电气系统,节省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者减少设备,减少工程改造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纯直流模块化电气系统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纯直流模块化电气系统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的纯直流模块化电气系统一实施例包括AC/DC模块1和DC/DC模块2,AC/DC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外设交流电源,AC/DC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直流母线5,AC/DC模块1的输出端输出直流高压,用于连接直流高压负载3,DC/DC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直流母线5,DC/DC模块2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直流低压负载4。外设交流电源为单相交流电源或三相交流电源,单相或者三相电源经AC/DC模块整流后,可以直接供给直流高压负载。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DC/DC模块2的数量为多个,直流高压负载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直流高压负载3并联设置。直流低压负载4的数量的也为多个,多个直流低压负载4并联设置。DC/DC模块2的输出电压小于或等于36V。以上这些负载单元都共用同一条直流母线5,每个单元相互独立,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者减少。母线上预留标准的接口,负载的接入只需要在该接口上接线即可。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AC/DC模块1与DC/DC模块2之间采用直流载波通讯。每个负载模块以及AC/DC模块1、DC/DC模块2之间可以采用直流载波通讯技术进行通讯及控制,确保之间良好的信息对接,每个模块采用标准化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减模块。
AD/DC模块1可以采用二极管或者IBGT等进行整流,直流高压负载3可以直接从直流母线5上取电;直流高压经过DC/DC模块2变换后给直流低压负载4供电。每个负载模块化设计,采用标准接口;母线上接口也采用标准化设计,预留有一定数量的接口,方面新增负载。例如某家庭配电系统中,家里新增2台直流空调,按照本专利的方法只需在母线上引2根线接机空调上即可完成。
直流系统负载模块化设计,负载共用直流母线,一拖多,将各个模块标准化设计。多负载模块共母线,实现一个整理器拖多个负载,共用母线技术以及负载均采用标准化设计。该系统可以减少整流单位,节省设备,各模块标准化,可以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对于小功率负载使用DC36V及以下电压,可以提高安全性。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者减少设备,减少工程改造的浪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81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