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金属工件表面碳氮化钛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8271.4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0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杜昊;陈德志;耿华;彭阳;李晓燕;李晓东;金弢;宋贵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金海硬质涂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4/08 | 分类号: | C23C24/08;C23C14/48;C23C8/24;C21D1/18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30013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属 工件 表面 氮化 防护 涂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金属工件表面碳氮化钛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金属工件基材内的C、金属工件表面预涂Ti粉末层或Ti涂层的Ti,以及高压氮气气氛和/或氮离子注入中的N在高温下互扩散形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工件表面碳氮化钛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工件为含碳量>0.45wt%的金属材料,利用金属工件内的碳作为碳源。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金属工件表面碳氮化钛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工件材质为:Cr12、Cr12MoV、Cr5Mo1V、GCr15、CrWMn、T10或55#钢。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工件表面碳氮化钛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对金属工件表面进行清洗并涂敷2~8微米钛粉末层或者钛涂层:
(1)Ti粉末层为Ti粉末混酒精预涂在金属工件表面,然后采用模具将其压实;其中,所采用的Ti粉末纯度>99wt%、粒径<44微米;所采用的混料粘结用酒精为分析纯,加入比例为Ti粉末质量的1~20%;预涂钛粉末层采用刷涂或喷涂方式,压实前预涂厚度为0.05~0.5mm;所采用得模具压实压力为0.1~2MPa,压实后钛粉末层厚度为2~8微米;
(2)Ti涂层为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获得,涂层厚度为2~8微米。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工件表面碳氮化钛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互扩散的高温温度为700~1100℃。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工件表面碳氮化钛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互扩散的过程为:
(1)先将预涂钛粉末层或Ti涂层的金属工件放入真空感应炉内抽真空至1Pa以下,利用感应加热将金属工件加热至700~1100℃并保温1~3小时;
(2)采用高压氮气气氛渗氮方式,保持该温度和氮气气氛5~10小时;然后/或者,采用氮离子注入方式,氮离子注入时间为10~180分钟。
7.按照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金属工件表面碳氮化钛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压氮气气氛为纯度>99.9wt%的高纯氮气,气体压强为0.01~0.5MPa(0.1~5大气压)。
8.按照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金属工件表面碳氮化钛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氮离子注入采用氮气压强0.5~10Pa,直流或脉冲偏压电源,金属工件接负极,炉壳接正极,偏压控制在600~1200V;当采用脉冲偏压电源时,脉冲偏压占空比选择20~60%。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工件表面碳氮化钛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氮化钛防护涂层沉积在金属工件表面后,同金属工件基体一同经历淬火及回火处理,具体工艺过程取决于金属工件材质。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工件表面碳氮化钛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处理金属工件的淬火温度,对金属工件进行淬火处理,淬火介质选择50~80℃淬火油,或者采用真空气淬淬火处理;然后,在200~500℃条件下回火1~3小时;这样,金属工件表面将形成厚度为2~5微米厚的碳氮化钛涂层,涂层硬度2800~4000HV0.01,基材的硬度50~62HR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金海硬质涂层有限公司,未经长春金海硬质涂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82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镜成像新型光源
- 下一篇:一种模拟法测绘静电场的实验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