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电子用无磁硬态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8556.8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1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郑涛;刘圣磊;陈炳铨;胡锦程;王治宇;宋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3/04;C21D8/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04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电子 用无磁硬态 奥氏体 不锈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电子用含氮节镍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尤其一种耐蚀性优良的Cu-Mo-Sn-Si合金化无磁硬态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硬态材料常用于电子、仪器仪表等行业。常用的不锈钢硬态材料主要为300系奥氏体不锈钢中的S30400(304)和S30100(301)。所谓的硬态不锈钢是指将不锈钢板或者钢带进行调质轧制,给予钢带一定的冷轧压下量,冷加工后不做退火处理,获得硬态不锈钢产品。硬态不锈钢一般比固溶处理(或退火处理)后的相同材料强度高、硬度高,因此材料更耐磨,使用寿命更长。
常用的不锈钢硬态材料有304和301,其中304的耐蚀性较高,应用较广泛;301的耐蚀性低于304,一般用于制作轨道交通车辆。根据ASTM A240标准,304的标准成分为:C ≤0.08%,Si ≤0.75%,Mn ≤2.0%,Cr18.0~20.0%,Ni 8.0~10.5%,一般地304的典型成分为C 0.06%,Si 0.4%,Mn 1.0%,Cr 18%,Ni 8%。
退火态的304和301是无磁的。但是304、301等调质轧制后产生大量的应变诱发马氏体,而马氏体相具有磁性,因此导致整个材料带有磁性。对于电子行业和仪器仪表行业,为了避免材料对设备的干扰,要求材料无磁。因此,硬态304不锈钢在这些行业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因此开发了Ni含量更高(10%Ni)的305不锈钢,增加奥氏体相的稳定性,抑制马氏体相磁性相产生,因此305在冷轧压下较小的条件下能够保持无磁或者弱磁的特性。305中添加了更多的镍,将导致材料成本升高20%以上,限制了材料的推广和应用。相似的还有中国专利CN90107850.6公开了一种单相奥氏体无磁不锈钢,其化学成份为(重量%):C≤0.08%,Si≤1.5%,Mn 1.0~2.0%,Cr 13.2~14.95%,Ni 12.0~13.9%,Cu 2.5~3.5%,P≤0.025%,S≤0.015%,Re 0.005~0.05%,其余为Fe。通过调整钢种中的各元素含量范围,使材料基体组织稳定,经20%~80%变形后,仍为单相奥氏体组织,而且导磁率性能稳定。该发明钢主要适用于制作电器设备零部件。其成分特点是镍含量高达12.0~13.9%。
Md30/50=Md30/50=580-520C%-2Si%-16Mn%-16Cr%-23Ni%-300N%-26Cu%-10Mo%可以表征磁性相产生的倾向。如果Md30/50温度越高,代表该材料中奥氏体相越不稳定,材料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的趋势就越明显。Md30/50(304)=60℃,305不锈钢的典型成分代入Md30/50温度公式,计算得到Md30/50(305)=5℃。可见304的Md30/50温度较高,易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相变,导致材料产生磁性,305相比更稳定。
Mn、N等也降低Md30/50温度,因此利用Mn、N取代镍,形成和稳定奥氏体相,开发出具有硬态无磁的节镍奥氏体不锈钢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典型产品和专利包括:
日本金属的NAS NM15M,其典型成分为C 0.040/0.090,Mn14.00/15.00,P≤0.045,S≤0.045,Ni 4.00/4.60,Cr 16.50/17.50,N 0.30/0.35。NAS NM15M奥氏体稳定性极高,Md30/50温度低于-150℃,即使冷轧压下50%以上,仍保持没有磁性的优良特性。
中国专利CN93121570.6公开了一种新型奥氏体无磁不锈钢,其化学成分为:<0.12%C,<1.0%Si,10~13%Mn,<0.03%P,<0.03%S,12~14%Cr,4~6%Ni,1.5~2.5%Cu,<0.02%Re,其余为Fe,优先选择<0.06~0.1%C,<1.0%Si,10~11%Mn,<0.03%P,<0.03%S,12~14%Cr,4~6%Ni,1.5~2.5%Cu,≤0.02%Re,其余为Fe。其成分特点是含一定量的稀土元素,且Cr含量远低于304。专利指出该合金即使进行深加工,也不会产生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85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管内壁电化学打毛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流痰白芥子保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