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28759.7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0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允旺;葛世荣;赵德龙;王雪;田丰;王勇;李彬;代阳阳;贾正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5/08 | 分类号: | B62D55/08;B62D55/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摇杆 梯形 履带 机器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属于移动机器人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用于非结构地形环境的移动机器人应具有良好的越障、适应不平整和松软地形的运动性能。中国矿业大学研制了一种摇杆式轮履结合机器人(专利号:ZL200810023572.6),其履带行走部总成呈W形,该机器人结构简单,具有较强的越障性能及适应不平整地形的性能。但因其履带结构的特点,影响了履带行走机构的越障性能;另外,该专利的履带与地面的接触处为近似轮式接触,接触面积小,因此在松软地形上的运动能力不佳。该机器人采用了内置的齿轮式差动平衡机构,该差动平衡机构安装在机器人主车体中部,占用一定空间,对机器人的结构布置与电气安装有一定的制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中国博士后基金(20110491479)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205391)的支持下,本研究团队通过进一步研究,探索了一种新型的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较好的越障、适应不平地形与松软地形的能力,又解决了内置差动平衡机构的空间影响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主车体、处于主车体左右两侧呈对称布置的双梯形履带悬架,以及连接主车体与双梯形履带悬架的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两个双梯形履带悬架的中部分别与主车体左右两侧以转动副相铰联,且两对转动副同轴线;所述的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由呈几何对称的横摇杆和两个侧连杆组成,横摇杆的中部与主车体一端以转动副相铰联,且该转动副处于机器人左右中线上,横摇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侧连杆的一端以球副相铰联,两侧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左右双梯形履带悬架以球副相铰联。所述的双梯形履带悬架由两个呈近似梯形的履带组件通过中部框架连接而成,连接后履带组件的底边处于同一平面,且两履带组件的驱动轮通过挠性传动件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结构,机器人的主车体、左右两双梯形履带悬架通过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连接在一起,其左右两双梯形履带悬架均可相对主车体摇动,且实现了三者联动;因此,当机器人行驶在高低起伏地面时,左右履带悬架可随地面变化被动摇动,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对左右双梯形履带悬架的摆角进行近似平均,使主车体做小幅度的仰俯运动,有利于克服起伏的复杂地形。所述的双梯形履带悬架的履带组件的底部为水平段,增加了履带的接地面积,提高了机器人克服松软地形的性能;履带单元前端有一定的初始角度,便于机器人攀越障碍。
通过上述的方案,机器人的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处于机器人主车体的一端,在主车体内部不占用空间,解决了齿轮式差动平衡机构的空间影响问题。
采用上述的方案,可以达到以下几点有益效果:(1)外置的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平均了左右履带悬架的摆角,使主车体做小幅度的仰俯运动,有利于克服起伏的复杂地形;(2)履带组件底部均为水平段,提高了机器人克服松软地形的性能;(3)履带前端具有较大的攀爬初始角,有利于障碍的攀爬;(4)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处于机器人主车体的一端,不占用主车体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通过复杂地形时的状态图;
图中:1、主车体2、双梯形履带悬架3、履带组件4、挠性传动件5、中部框架6、履带组件7、转动副8、关节轴承9、横摇杆10、转动副11、关节轴承12、转动副13、侧连杆14、侧连杆15、关节轴承16、关节轴承17、双梯形履带悬架18、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8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纯化量子点与IgG类单克隆抗体偶联物的方法
- 下一篇:普那霉素ⅠA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