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8806.8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4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史志华;姜雪松;董鹏;邵春菊;赵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资源 分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只具有单个上行发送通道的UE只能在主小区上进行PUCCH传输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包括:用户终端根据需要进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传输的时间,确定支持所述用户终端工作的小区;其中,不同小区支持所述用户终端工作的时间不同;所述用户终端根据网络侧设备下发的配置参数值,确定在所述确定的小区进行PUCCH传输的资源。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用户终端不仅可以选择在主小区上进行PUCCH传输,还可以选择在其它小区上进行PUCCH传输,有利于提高PUCCH的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设计逐步趋向于异构网络的设计,也即,宏蜂窝网络和小小区的混合部署逐渐引起越来越大的关注。
在LTE网络部署中,若增加小小区的部署,不仅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还可以帮助宏蜂窝网络进行业务分流,有效改善网络运行环境,提高用户体验。在运营商的实际部署中,可能会采用相对较低的频点部署宏蜂窝网,以保证网络覆盖和基本业务,在热点地区,比如相对较高的频点上,通过部署小小区提供高速数据服务,实现为宏蜂窝网络分流。用户终端如果能够从宏蜂窝网络上获取包含移动性管理在内的部分信息,从小小区上进行数据业务的传输,这样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数据速率,还可以避免频繁地进行小区切换,提高用户体验。
在现有的LTE协议中,已设计有多种技术来支持宏蜂窝网络和小小区的协作,改善网络性能,比如干扰协调(eICIC)、协作多点传输(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CoMP)、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术等,其中eICIC和CoMP技术只能支持同频点组网,而CA技术对用户终端的支持能力要求较高,需要用户终端的射频(Radio Freq用户终端ncy,RF)能够支持同时接收多频点信号,才能实现下行链路的CA,用户终端的RF能够支持同时发送多频点信号,才能实现上行链路的CA,而根据现有协议的规定,上行链路是不支持CA技术的,因此,CA技术也无法完全满足多频点组网的要求。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无法满足多频点组网的要求,用户终端无法实现在多频点组网的情况下,实现既可以在宏小区工作,又可以在小小区工作;按照现有协议,用户终端接入低频点的宏小区后,会将宏小区作为主小区,同时,所有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只能从宏小区上传输;而实际上,很有可能小小区的基站离终端更近、路损更小,此时如果PUCCH直接在某个小小区上传输,传输效率会更高。
综上,目前只具有单个上行发送通道的UE只能在主小区上进行PUCCH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目前只具有单个上行发送通道的UE只能在主小区上进行PUCCH传输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根据需要进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传输的时间,确定支持所述用户终端工作的小区;其中,不同小区支持所述用户终端工作的时间不同;
所述用户终端根据网络侧设备下发的配置参数值,确定在所述确定的小区进行PUCCH传输的资源。
可选地,所述配置参数值包括:伪随机序列初始化的值;所述进行PUCCH传输的资源包括:循环移位;
所述用户终端根据网络侧设备下发的配置参数值,确定在所述确定的小区进行PUCCH传输的资源,包括:所述用户终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循环移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88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