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析柱的装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8877.8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2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蒲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5/22 | 分类号: | B01D15/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析 装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色谱层析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析柱的装填方法。
背景技术
经典的层析柱装柱法有干法装柱和湿法装柱两种。干法装柱是把层析介质(填料或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硅藻土、树脂、凝胶等)先加入层析柱中,使填料层装填均匀,加完填料后,在柱子上端塞上带有活塞(或阀门)的接头,用泵在柱子下端抽气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然后一边抽气,一边将柱子上端接头通过管子吸入装柱溶剂;或者将填料加入柱子后,将柱子灌满装柱用溶液,把装柱液从底部放出,即用装柱液顺流3~5个柱体积,排出柱中的气泡。湿法装柱一般是将填料与溶剂在容器中混合均匀,使填料浸透溶剂排除气泡后直接倒入到层析柱中,同时打开柱子底部的活塞或阀门,使柱子中的溶剂和填料均匀沉降;或者在容器中将填料拌匀后用泵将拌匀的填料与溶剂一起均匀泵入层析柱中,放开底部的活塞或阀门使装柱液均匀流出,填料在柱子中均匀沉降。
上述现有技术中:干法装柱比较节省溶剂,装柱过程中溶剂损失较少,但减压的方法会造成溶剂部分损失,减压对柱子的成本和真空耐受能力要求较高;而直接反复用装柱溶剂冲洗去除干柱中气泡的办法往往效果不佳,不能较全面的去除填料中的气泡,造成柱子装填效果不理想。湿法装柱需要增加润湿填料的容器,拌匀填料的操作在放大规模操作时相对困难,同时容易造成装柱溶剂的损耗。鉴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对现有的层析柱装填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析柱的装填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层析柱的装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层析介质从物料口装入层析柱;
(2)从层析柱底部通入溶剂浸润层析介质;
(3)通过改变层析柱中溶剂的液面高度数次将层析介质中的气泡排除,层析介质完全浸润后,完成层析柱的装填。
实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步骤(2)中以胶管和漏斗实现从层析柱底部通入溶剂,所述胶管一端连接层析柱底部,另一端连接漏斗,从漏斗中加入溶剂的同时提升漏斗高度从而达到从层析柱底部通入溶剂的目的,通过控制漏斗高度控制从层析柱底部通入溶剂的高度。
上述方案优选用于实验室小型玻璃层析柱的装柱。
实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在步骤(2)中以胶管和储液瓶实现从层析柱底部通入溶剂,所述胶管一端连接层析柱底部,另一端连接储液瓶,提升储液瓶高度从而达到从层析柱底部通入溶剂的目的;通过控制储液瓶的高度控制从层析柱底部通入溶剂的高度。
上述方案优选用于十公斤以下质量填料的层析柱的装填。
实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步骤(2)中以溶剂泵实现从层析柱底部通入溶剂,所述溶剂泵一端连接层析柱底部的阀门,另一端连接溶剂储罐,从而达到直接从层析柱底部通入溶剂的目的;通过控制溶剂泵开和关控制进入层析柱中溶剂的量。
上述方案优选用于数十公斤质量填料以上的层析柱的装填。
实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在步骤(3)中通过以下方式改变层析柱中溶剂的高度:在润湿层析柱中1/3层析介质后,停止加入溶剂;放回部分溶剂到容器中,然后再次加入溶剂,溶剂再次放回到容器中;重复以上加入溶剂、放回溶剂步骤数次(即改变层析柱中溶剂的液面高度),排出层析介质中的气泡、浸润层析介质。
步骤(3)优选通过改变层析柱中溶剂的液面高度重复3~5次。
实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在步骤(3)重复加入溶剂、放回溶剂步骤时,后一次加入的溶剂高度高于前一次加入的溶剂高度。
实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在步骤(3)重复加入溶剂、放回溶剂步骤时,第二次加入的溶剂量为层析柱中层析介质的1/2高度,第三次加入的溶剂量为层析柱中层析介质的2/3高度。
本发明的原理是:溶剂进入柱子时将部分填料润湿排出气泡,排出的气泡将柱中上部的填料顶起,适当调低溶剂液面,部分填料在重力作用下落下,气泡向上移动;再调高溶剂的液面,润湿的填料增多,柱子中的气泡向更上一层移动,更上一层的部分填料落下。如此数次全部填料被完全润湿,气泡被完全排出。气泡是否排出完全可以从层析柱的侧面视镜观察或从柱子的顶部观察,如通过改变柱中溶剂液面高度而填料的高度不再变化时即表明气泡完全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效果好,更适合放大的生产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8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