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底盘式防水电池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9252.3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9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朱金大;赵明宇;路致远;张卫国;刘华锋;张高阳;刘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1007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防水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盘式防水电池箱,尤其是用于电动汽车的防水电池箱。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电池更换设备,能够非常快速的更换电池箱,但是,由于高昂的采购成本、复杂的设备运行环境要求和较长的施工周期,使得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不能够经济快速地建立起来。此外,复杂的设备也带来了设备维护的成本增加和维护难度的提高。
底盘式电动汽车快速更换动力电池箱是纯电动汽车的能量载体,具有高容量、高电压等特点,是电动汽车保障乘客人身安全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广大人口密集型城市面临巨大考验,北京内涝造成大量车辆水浸事故,汽车涉水安全一时间备受关注。电动汽车由于能量方式提供的特殊性和自身设计的需要,对涉水安全方面的要求较传统内燃机汽车更高。如何应对电动汽车涉水安全是底盘式电动汽车快速更换动力电池箱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底盘式防水电池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底盘式防水电池箱,其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上表面设置开口,还包括一将所述开口封闭的箱盖,所述箱体中设置有电池组,所述箱体或箱盖上设置一连接所述电池组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与箱体防水密封连接,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箱体或箱盖防水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相对所述箱盖的一面沿所述开口一周均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胶条槽,所述胶条槽内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箱盖将所述密封胶条挤压在所述胶条槽内。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沿所述开口一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若干个紧固螺母,若干个穿过所述箱盖的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紧固螺母上,从而将所述箱盖固定在所述箱体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后壳、动力电极和连接器前壳,所述动力电极中间向两侧横向设置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后壳和连接器前壳之间,所述防水板与所述连接器后壳和连接器前壳之间均设置有密封橡胶,所述连接器后壳和连接器前壳之间间隙通过胶水密封。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连接器腔,所述连接器通过螺栓设置在所述连接器腔中,所述连接器腔底部设置电极连接柱,所述电极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器上的动力电极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上还设置一第一液体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体传感器连接一电池管理系统(即BMS),所述动力电极与所述电池组之间串联一第一断路开关;液体流向所述第一液体传感器时,所述第一液体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向所述第一断路开关发送动作信号,从而将所述电池组与所述动力电极断开。
优选的,底盘式防水电池箱还包括电池组解链保护结构,所述电池组解链保护结构包括所述箱体上沿所述开口一周设置的引流槽,一第二液体传感器通过通孔连通所述引流槽,所述第二液体传感器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
优选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电池,所述电池之间串联有第二断路开关;液体流向所述第二液体传感器时,所述第二液体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向所述第二断路开关发送动作信号,将所述电池之间电路断开,从而完成所述电池组解链。
本发明解决了电动汽车涉水安全方面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经济性高的底盘式电动汽车快速更换动力电池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一种底盘式防水电池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箱体和箱盖之间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连接器和箱体装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C-C向剖视图;
图7是第一液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8是第二液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底盘式防水箱体,主要用于底盘式电动汽车可快速更换、具有涉水防护和进水应急处理功能的箱体。本发明的创新点包括:箱体接合面防水密封结构、连接器防水密封结构、连接器与箱体接合面密封结构、连接器水浸断电保护结构和箱体进水电池组解链保护结构。本发明能够保障电动汽车在涉水过程中乘客的人身安全,在低于电动汽车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顺利通过,在电动汽车遭遇水浸抛锚后迅速进行动力电断电保护,并可开启应急逃生通道,为乘客迅速撤离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9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