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Tetrolet变换的多通道卫星云图融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9319.3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0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江;陈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5/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tetrolet 变换 通道 卫星云图 融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象预测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以提高台风中心定位精度为目的的基于Tetrolet变换的多通道卫星云图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气象卫星云图在天气监测预报和大气环境检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一些自然灾害的监测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对卫星云图进行后续分析处理,能更好地获取大气、陆地、海洋、云层等信息,为监测预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而且能提高预报的自动化和准确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风云2号卫星通过一个可见光通道、三个红外通道和一个水气通道的扫描辐射仪接收来自地球的可见光、红外和水气辐射,五个通道每半小时各获取一幅覆盖1/3地球的全景原始云图,实施多时次的频繁观测特别适合于检测生命史较短而危害又极大的暴雨、台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和发展。但是,各通道的图像成像原理不同,得到的数据信息也有所不同,从单一通道的卫星云图中获取的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反映观测目标的特点。图像融合方法结合了不同通道的卫星云图信息,能够提供更全面的云图信息,利于获取更可靠的数据,提高预报和监测的精度。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多通道卫星云图的融合技术都进行了不断地探索。
A.Abd-Elrahman等人提出了一种在利用小波变换进行卫星云图融合时提高其云相关阴影区域的增强方法,并保留了细节信息,其结果有效地提高了云图质量。Lee,Y.等人提出一种新的小波域卫星图像融合算法,考虑了每一幅源图像的强度和光谱范围以及方面的相关光谱响应。用高斯函数之和表示每个通道的光谱响应,然后用高斯函数建模调整图像的空间和光谱分辨率。该方法融合结果的PSNR(Peak Signal-Noise Ratio)值、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比传统方法的效果更优。V.Harikumar等人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压缩感知和图像切割法的多分辨率图像融合方法,并对MS(multispectral)和PAN(panchromatic)图像进行融合。该方法用基于正则化的方法解决MS图像不适定的反转问题,用缩短的二次平滑法保留融合图像的间断点,对卫星图像的实验表明该方法优于其他几种同类图像融合方法。N.H.Kaplan等人针对多光谱和全色卫星图像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边金字塔图像融合方法,MS和PAN图像用双边金字塔分解,按照替换法和附加法得到融合图像,与比较广泛使用的HIS(Intensity-Hue-Saturation)变换、àtrous小波变换(àtrous Wavelet Transform,ATWT)融合方法对比,其提出方法的融合结果的评价参数较优。姜波利用自适应的PCNN(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和NSCT(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提出一种将红外云图与可见光云图进行融合的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既能获得较好的方向信息,去除频谱混叠效应,又具有很好的抗噪性。Amr M.Ragheb等人提出一种由IHS变换和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Frame Transform,DWFT)结合的融合方法对卫星图像进行融合,这种方法是为了在图像不变形的情况下得到尽可能高的光谱和空间分辨率,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融合方法。从上述来看,目前对多通道卫星云图的融合方法主要有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金字塔分解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多尺度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IHS变换的对全彩色图像进行融合处理的方法等,并基于这些方法进行一些图像细节的优化,获得较优的融合结果。
多源图像融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技术的理论依据越来越完备,应用场合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多源图像融合方法主要是基于空间域的图像融合方法和基于变换域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空间域的图像融合方法主要有线性加权图像融合、假彩色图像融合、基于调制的图像融合、基于统计的图像融合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融合等。基于变换域的融合方法包括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的图像融合算法、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的图像融合算法、基于多尺度分解的图像融合算法等。其中,多尺度分解的图像融合算法应用广泛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多尺度分解的图像融合方法始于Burt P.J.在1984年提出的基于拉普拉斯金字塔(Laplacian Pyramid)分解的图像融合算法。随后,Ranchin和Wald在1993年提出了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应用于遥感图像。随着多尺度几何分析的发展,研究者们对基于多尺度分解的图像融合技术进行了不断地探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93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