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表错置侦测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0655.X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4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铭;刘子吉;许铭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G01R3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表 侦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表错置侦测系统及其方法,尤其是一种以用电信息分析技术进行侦错的电表错置侦测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与环保意识抬头,对用电量较高的厂房的电力控制更显重要,通常厂房会通过实时监控各用电设备或产线的用电情况,以对电力能源进行监控及节能改善,因此,若于厂房建置时未设置相关监控设备,则日后仅能于厂区内装设一定数量的电表来进行监控。
对于较旧或范围较大的厂区来说,电路配线可能因为不同时期的更动变得相当复杂,导致缺乏准确的电力线路图,使得电表装设时可能装设在错误的回路或位置上,例如:原先应设置在个别回路上的电表可能错误装设在同一回路上,恐造成各分表用电信息与总表无法对应,如此造成电力能源监控以及节能措施设计上的困扰。另外,由电表设置现场来看,许多设备或运作系统不论是公用系统或工艺系统,往往不易于运转中将其停止或降低负载来做用电回路测试,所以仅能通过人员目视查线,然而厂区中线路常互相纠缠、所在位置隐蔽或易被其它设备阻挡,此导致人员在现场查线难度提升,常常只能依据可到达目视的范围来大概判断线路走向。基于厂区范围大,导致配线复杂且电表数量多,若只靠人员现场查线来进行侦错,必需耗费巨大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因此,若仅通过人员现场查线而缺乏系统性数据分析,是不易由众多电表中找到错置的电表,也难以缩小可能错置电表的范围,如此可能造成人力和时间的浪费,甚至有误判错误电表的可能,故找出有效的电表错置侦错方式,实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亟欲解决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表错置侦测系统及其方法,通过数据分析方式以有效地缩小并标明出可能错置的电表,以快速且准确找出需要变更位置的电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表错置侦测系统,其包括:一储存模块、一接收模块以及一错置判断模块。该储存模块用于预先储存电表定义数据,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个电表的电力使用数据,而错置判断模块包括一分类单元、一比对单元、一筛选单元以及一重合判断单元,其中,该分类单元依据该电力使用数据计算各该电表的一用电特征值,且以该用电特征值对各该电表进行分类,产生一分类数据,该比对单元将该分类数据与该电表定义数据中的一电表回路信息进行比对,得到非属同类的一电表组合,该筛选单元将该电表组合中任两电表进行用电量的电量曲线比较,筛选出该电量曲线不相交的至少两电表,该重合判断单元将该至少两电量曲线不相交的电表的用电量进行重合比对,借此判定重合性高的电表为错置电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表错置侦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预先储存一电表定义数据;提取多个电表的电力使用数据;利用该电力使用数据计算出各该电表的一用电特征值,并以该用电特征值将各该电表分类以产生一分类数据;比对该分类数据与该电表定义数据,以得到非属同类的一电表组合;比较该电表组合中任两电表的用电量,以筛选出电量曲线不相交的至少两电表;以及将该电量曲线不相交的该至少两电表的用电量进行重合比对,将重合性高的电表判定为错置电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表错置侦测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表错置侦测方法的步骤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表错置侦测方法中分类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表错置侦测方法中鉴别上下游关系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表错置侦测方法中重合性分析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电表错置侦测方法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A和图7B为本发明的电表错置侦测方法中用电测量记录和排除低用电时段的曲线图;
图8A至图8C为本发明的电表错置侦测方法中不同用电单位的用电状态和门槛比较的曲线图;
图9A和图9B为本发明的电表错置侦测方法中同类电表比较相交的曲线图;以及
图10A和图10B为本发明的电表错置侦测方法中上下游电表重合比较补值和误差容许量的曲线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电表错置侦测系统
11 储存模块
12 接收模块
13 错置判断模块
132 分类单元
133 比对单元
134 筛选单元
135 重合判断单元
2 电表定义数据
3 电力使用数据
S201-S207、S301-S305、S401-S405、S501~S509、S601~S610 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06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