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流伺服驱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0729.X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5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承亮;江兴科;徐正华;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7/06 | 分类号: | H02P27/06;H02P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朱芳雄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伺服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尤其是一种将上电缓冲电阻、再生制动电阻和动态制动电阻复用的交流伺服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典型的交流伺服驱动系统中,一般均存在上电缓冲电阻、再生制动电阻和动态制动电阻。其中上电缓冲电阻用来限制驱动系统上电时母线电容的充电电流,以防止过大的充电电流尖峰;再生制动电阻用来泄放电机控制过程中母线泵升的电压,以防止在电机制动过程中回馈给母线的电能使母线电压升高,而造成过压危险;动态制动电阻用于在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发生紧急情况时,快速停驶电机,以防止危害。这三个电阻的存在使得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结构复杂,增加了系统成本,增大了系统体积和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的交流伺服驱动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包括不控整流电路、复用电路、母线电容和三相全桥逆变电路,不控整流电路的正、负极母线分别与三相全桥逆变电路的正、负极母线相连,母线电容连接在不控整流电路和三相全桥逆变电路的正、负极母线之间,复用电路包括功率开关管、复用电阻、第一功率二极管、第二功率二极管、双刀双掷继电器和三个动态制动用二极管,第一功率二极管串联在不控整流电路和三相全桥逆变电路的正极母线上,且第一功率二极管的负极与不控整流电路相连,第一功率二极管的正极与三相全桥逆变电路相连,复用电阻的一端与第一功率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复用电阻的另一端与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与负极母线相连,第二功率二极管的正极与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第二功率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功率二极管的正极相连,双刀双掷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分别与第一功率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相连,双刀双掷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分别与第二功率二极管的正极和三个动态制动用二极管的正极相连,三个动态制动用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三相全桥逆变电路的三相输出端相连。
采用双刀双掷继电器和复用电阻构成的复用电路来代替现有的单刀双掷继电器和三个功率电阻构成的切换电路,减少了两个体积较大的功率电阻,不仅减小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而且也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方案,不控整流电路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对电路进行整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双刀双掷继电器和复用电阻构成复用电路,利用复用电阻实现现有系统中上电缓冲电阻、再生制动电阻和动态制动电阻的相应功能,减少了两个功率电阻,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减小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复用电路拓扑结构;
图3为本发明的继电器K1未接通时等效电路;
图4为本发明的继电器K1接通时电路拓扑结构;
图5为本发明的继电器K1接通时等效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电路中,采用单刀双掷继电器K1将电路分别切换到上电初始状态、上电完成状态和需要动态制动状态这三个状态,在这三个状态的相互切换中需要用到三个功率电阻R1、R2和R3,由于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电路中的功率电阻的体积较大,且比较笨重,所以现有的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电路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增加了系统成本,增大了系统体积和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07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印机定位机构
- 下一篇:除尘过滤材料热压贴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