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换系统中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1364.2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2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袁如涛;李元海;聂义民;朱光彬;岳启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6 | 分类号: | C01B3/16;C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换 系统 温度 压力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变换系统中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氨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现有的合成氨工艺采用以无烟煤为原料生成合成氨,该技术常见的缺陷是该技术耗煤量大,不但成本高,而且大量的H2S、NH3、CO2的排放,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及破坏。其中,合成氨工艺中变换岗位任务主要是将来自压缩三段的半水煤气,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借助于催化剂的作用,使蒸汽与CO反应,在尽可能节约蒸汽的情况下,生成CO2和H2,制出合格的变换气。并且合理回收系统中的热量。
在上述变换工段操作中,温度和压力对最终制备的变换气有很大的影响;温度如果控制不当,将直接影响变换反应的效率;压力如果控制不当,将直接影响影响系统的动力消耗;现有的变换系统中针对上述压力、温度并没有一个较好的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换系统中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控制变换系统中的温度和压力,能够有效提高变换系统的制备效率,能够有效降低变换系统的耗能,能够有效延长变换系统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换系统中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系统的进口压力控制为2.15Mpa以下,所述变换系统出口的CO%含量控制为0.8-1.5%,所述变换系统出口温度控制为35℃以下。
上述变换系统中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变换系统出口的CO%含量控制为0.8-1.5%。
上述变换系统中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变换系统出口的CO%含量控制为1.0-1.2%。
上述变换系统中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变换系统的出口压力控制为1.80-2.10Mpa。
上述变换系统中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变换系统出口温度控制为28-32℃。
上述变换系统中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还包括当催化剂床层阻力增大时,进行停车操作并将催化剂过筛或更换。
上述变换系统中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还包括当煤气换热器阻力增大时,进行停车时清洗煤气换热器或者加强油分和焦炭过滤器的排污、排净系统内积水操作。
本发明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本发明通过将所述变换系统的进口压力控制为2.15Mpa以下,所述变换系统出口的CO%含量控制为0.8-1.5%,所述变换系统出口温度控制为35℃以下;能够有效控制变换系统中的温度和压力,能够有效提高变换系统的制备效率,能够有效降低变换系统的耗能,能够有效延长变换系统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换系统中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方法,所述变换系统的进口压力控制为2.15Mpa以下,所述变换系统出口的CO%含量控制为0.8-1.5%,所述变换系统出口温度控制为35℃以下。
优选地,为了提供本发明具体操作中的控制效果,还可以包括当催化剂床层阻力增大时,进行停车操作并将催化剂过筛或更换。
具体为:根据引发催化剂床层阻力增大的原因分为相应的处理方法;
当由催化剂床层阻力增大催化剂质量差,强度低,易粉化;或者由操作温度波动频繁、催化剂颗粒反复膨胀、收缩、破碎;或者由床层温度超过标准值,催化剂烧结失效;或者由触媒层温度低于正常值导致气体带水后进入催化剂床层,催化剂受潮破碎和结块的原因;所引起的催化剂床层阻力增大,而导致变换系统压差大;应当在停车时进行催化剂过筛或更换操作。
当由变换炉内保温下降、纤维铝玻璃棉进入触媒层、耐火砖挡住气流通向,所引起的催化剂床层阻力增大,而导致变换系统压差大;应当进行停车修复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13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