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1592.X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7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余贤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贤均 |
主分类号: | A23L1/326 | 分类号: | A23L1/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4054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鱼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鱼类由于脂肪含量比较低,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因成为人类重要的食品。
相关技术中制作鱼所用的方法有很多种,通常需要根据鱼的品种而选择不同的制作的方法。例如:红烧鲤鱼和红烧带鱼的做法就不相同。在做红烧鲤鱼的时候,需要将鲤鱼刮鳞、去内脏、并用水冲洗干净,再用刀在鱼身上划上一排长口后备用;将白糖,红酒,蒜瓣,生姜和八角放入油锅中进行翻炒,之后将鱼放入锅中继续翻炒两分钟至五分钟,加入水并盖上锅盖进行焖制三十至四十分钟即可。而红烧带鱼,首先需要将带鱼清理干净,切成段并用盐和料酒腌制十五分钟,再将腌制好的带鱼段裹上鸡蛋液,并在油锅中放入姜片和带鱼段煎至金黄,之后再将葱、姜、蒜、少许盐、料酒和水淀粉混合溶液倒入鱼锅中,先大火后转小火,最后收汁即可。
综上,相关技术中,制作方法对鱼的品种要求高,不同种类的鱼,需采用不同的制作方法,故同一种制作方法不能制作不同种类的鱼,使用范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鱼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鱼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去除鱼鳞和内脏,清洗、切段,得到鱼段;将盐、生抽、白糖、鸡蛋、纯粮白酒和用水浸泡过的红苕粉混合成糊状,得到腌料;将鱼段在腌料中腌制10min~20min,得到腌制鱼段;将腌制鱼段在温度为150℃~180℃的油中炸至金黄色,得到油炸鱼段;将辣椒、花椒、胡椒、豆瓣酱和纯粮白酒在温度为80℃~100℃的油中翻炒至酥脆,依次加入油炸鱼段、生抽、白糖、味精、白芹、蒜苗、香葱、生姜和洋葱,翻炒均匀,得到产品。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去除鱼鳞和内脏,清洗、切段,得到鱼段中,鱼段的长为4cm~5cm,宽2cm~3cm。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将盐、生抽、白糖、鸡蛋、纯粮白酒和用水浸泡过的红苕粉混合成糊状,得到腌料中,盐、生抽、白糖、鸡蛋、纯粮白酒和用水浸泡过的红苕粉的重量之比为:0.3~0.5:0.00004~0.00006:0.1~0.3:40~60:0.00008~0.00012:80~120。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将鱼段在腌料中腌制10min~20min,得到腌制鱼段中,鱼段与腌料的重量比为:1000:120~161。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将腌制鱼段在温度为150℃~180℃的油中炸至金黄色,得到油炸鱼段,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锅洗净,加热呈红色,冷却至50℃~100℃,倒入油,加热,使油的温度为150℃~180℃;将腌制鱼段置于油中,腌制鱼段与油的重量之比为0.8~1.1:1;油炸10min~15min,腌制鱼段呈金黄色,得到油炸鱼段。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将辣椒、花椒、胡椒、豆瓣酱和纯粮白酒在温度为80℃~100℃的油中翻炒至酥脆,依次加入油炸鱼段、生抽、白糖、味精、白芹、蒜苗、香葱、生姜和洋葱,翻炒均匀,得到产品,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辣椒、白芹、蒜苗、香葱、生姜和洋葱切段;向锅中加入油,油与油炸鱼段的重量比为1:5;将花椒、胡椒、豆瓣酱、纯粮白酒和切段后的辣椒在温度为80℃~100℃的油中翻炒5min~10min,炸至酥脆,得到翻炒辅料;向翻炒辅料中依次加入油炸鱼段、生抽、白糖、味精、切断后的白芹、蒜苗、香葱、生姜和洋葱,翻炒10min~15min,均匀入味,得到产品。
进一步地,切段后的辣椒的长为0.5cm~1.5cm;切断后的白芹、蒜苗、香葱、生姜和洋葱的长为0.3cm~0.5cm,宽为0.3cm~0.5cm。
进一步地,辣椒、花椒、胡椒、豆瓣酱、纯粮白酒、油炸鱼段、生抽、白糖、味精、切断后的白芹、蒜苗、香葱、生姜和洋葱之间的重量比为:130~150:80~120:8~12:80~120;0.00008~0.00012:1000:0.03~0.07:30~70:30~70:130~170:30~70:30~70:18~22:18~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贤均,未经余贤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15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