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摸式电梯按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1711.1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3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彪;任洪娟;罗一平;王汇龙;耿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1/34 | 分类号: | B66B1/34;B66B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式 电梯 按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式电梯按钮。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各个行业飞速发展,特别是建筑业;各地方高楼大厦,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而且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目前二三十层的大楼都已经到处都是了,上百层的大楼也屡见不鲜了。所以电梯已经是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
而目前的大楼电梯都是每一个楼层对应有一个楼层按钮,使用者想到哪一层楼就按对应的楼层,然后电梯把使用者送达指定楼层。这样的按钮布置虽然直观明了,但是碰到几十层的摩天大楼时,使用者经常要找很长时间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楼层按钮,极为不方便;此外每一层一个对应按钮的布置使得电梯内一面全部被按钮覆盖了,非常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式电梯按钮,解决了电梯需要每一层对应设置一个楼层按钮,按钮多了,使用者寻找所需楼层按钮不方便,而且影响电梯内美观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触摸式电梯按钮,包括电梯内触摸按钮、电梯外触摸按钮、电梯控制系统,所述电梯内触摸按钮和电梯外触摸按钮均为触摸式按钮;所述电梯内按钮包括电梯内触摸屏和电梯内液晶显示屏;所述电梯内触摸屏和电梯内液晶显示屏的表面积形状都相同,所述电梯内触摸屏覆盖在电梯内液晶显示屏上表面,并与电梯内液晶显示屏粘连;所述电梯内触摸屏和电梯内液晶显示屏都电连接到电梯控制系统;所述电梯外触摸按钮,包括电梯外触摸屏和电梯外液晶显示屏;所述电梯外触摸屏和电梯外液晶显示屏的表面积形状都相同,所述电梯外触摸屏覆盖在电梯外液晶显示屏上表面,并与电梯外液晶显示屏粘连;所述电梯外触摸屏和电梯外液晶显示屏都电连接到电梯控制系统。
所述电梯内触摸屏和电梯内液晶显示屏通过中间均匀设置一层光学胶水粘连;所述电梯外触摸屏和电梯外液晶显示屏通过中间均匀设置一层光学胶水粘连。
所述电梯内触摸屏或电梯外触摸屏为玻璃触摸屏。
一种应用所述的触摸式电梯按钮的电梯控制方法,电梯内触摸按钮和电梯外触摸按钮作为输入设备向电梯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运行;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所述电梯外按钮通过电梯外液晶显示器显示上行或下行触摸按钮,并显示电梯当前运行状态;使用者通过触摸按钮输入上行或等待下行指令;电梯控制系统收到等待上行或等待下行指令,判断指令发出楼层,并控制电梯到达指令发出楼层;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停止运行并开门;
步骤二,所述电梯内按钮通过电梯内液晶显示屏显示楼层触控按钮、功能触控按钮和电梯运行状态;
电梯关门,使用者通过楼层触控按钮和功能触控按钮输入目的楼层指令;电梯控制系统收到目的楼层指令,通过计算判断目的楼层指令有效,再根据电梯当前运行状态计算并控制电梯上行或下行;电梯到达目的楼层停止运行并开门,等待下一个指令。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电梯控制系统收到目的楼层指令,通过计算判断目的楼层在设定的楼层范围内,发出目的楼层有效指令;电梯控制系统通过计算判断目的楼层不在设定的楼层范围内,返回输入错误指令,并在电梯内液晶显示屏提醒使用者重新输入,等待下一个指令。
进一步,所述电梯内液晶显示屏显示的楼层触控按钮包括零到玖,十个阿拉伯数字触控按钮。
进一步,所述电梯内液晶显示屏显示的功能触控按钮包括负号触控按钮、确定触控按钮、删除触控按钮、开门触控按钮、关门触控按钮。
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在电梯安装了类似平板电脑的触控屏,只要点击在触控屏上显示的阿拉伯数字就可以任意输入所需楼层,极大地缩短了寻找楼层按钮的时间,方便使用者输入,而且使电梯内整洁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触摸式电梯按钮的控制流程图。
图2为电梯内显示屏的触控按钮示意图。
图3为电梯外显示屏的触控按钮示意图。
其中:1-数字触控按钮显示区,2-功能触控按钮显示区,3-电梯内电梯运行状态显示区,4-上行触摸按钮,5-下行触摸按钮,6-电梯外电梯运行状态显示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1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轴垂直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无放张部分预应力电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