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顶针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2345.1 | 申请日: | 2013-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2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红琴 |
主分类号: | B23B23/00 | 分类号: | B23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顶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顶针,尤其涉及一种立式顶针。
背景技术
传统的立式顶针和尾座组合,鸠尾块于顶针块的背面并无设计任何结构能与尾座承靠配合,故该顶针于顶持加工件时就会产生变形,严重则造成鸠尾槽裂损,相对的造成顶持加工件的力道不足,而影响加工时的精度,经常造成加工件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立式顶针,能增加顶针的刚性,以避免顶针对于加工件的顶持力道不足的问题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立式顶针,包含鸠尾部及本体部,鸠尾部为长条状结构,本体部结合于鸠尾部的长方向的一端,该本体部具有延伸出该鸠尾部的承靠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部还设有第一螺丝孔及凹槽,该凹槽与第一螺丝孔连通,该凹槽供顶针块容设其中,该第一螺丝孔供固定螺丝螺设其中,该固定螺丝抵顶住该顶针块,用以固定该顶针块。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增加顶针的刚性,以避免顶针对于加工件的顶持力道不足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立式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立式顶针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立式顶针,包含鸠尾部11及本体部12,该鸠尾部11为长条状结构,其截面呈梯形,该本体部12结合于该鸠尾部11的长方向的一端,该本体部12具有凸出该鸠尾部11的承靠面121,另该本体部12设有第一螺丝孔123、第二螺丝孔122及凹槽124,该凹槽124与该第一螺丝孔123连通,而该凹槽124供一顶针块13容设其中,该第一螺丝孔123供一固定螺丝15螺设其中,该固定螺丝15抵顶住该顶针块13,用以固定该顶针块13,由该顶针块13与本体部12的分离式设计,以顶持不同规格的加工件3时可方便更换该顶针块13的规格,以获得较佳的顶持力道。一高度调整螺丝14螺设于该第二螺丝孔122,该高度调整螺丝14用于调整该顶针装设于尾座2的高度,故该高度调整螺丝14可以凸出或不凸出该承靠面(121)。
当该顶针1与尾座2组合后,该顶针1的鸠尾部11插设于尾座2所设的鸠尾槽21,此时该顶针1的承靠面121承靠于该尾座2的表面,但如果加工件3的顶持部与顶针块13有高度落差,即可由调整该高度调整螺丝14,使该高度调整螺丝14凸出于该承靠面121并抵触于该尾座2的表面,以让该顶针块13的高度能与加工件3相对应。而藉由该承靠面121承靠于该尾座2的表面、或高度调整螺丝14与该尾座2的表面抵触,皆能增加该顶针1抵顶该加工件3的力道,相对的也提升了该顶针1的刚性,并减低该鸠尾槽21与鸠尾部11之间的作用力,以避免该鸠尾槽21裂损,故亦延长了尾座(2)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红琴,未经孙红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2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