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前副车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2581.3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0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守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中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0R19/3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结构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构造的技术领域,涉及汽车的车架结构,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前副车架。
背景技术
乘用车汽车前副车架,是汽车底盘承载结构件,在前副车架上,安装了汽车前轮悬挂系统的摆臂、发动机、转向机构,是汽车的安全构件之一。副车架与其它构件,共同组成了汽车前悬挂系统及转向系统,发动机悬置安装支点系统,通过柔性联接与车身底架相连,有效地减少了轮胎与路面的震动噪声、发动机振动向汽车身内传播,提高了乘坐人员的舒适性。
现有技术中的前副车架缺点:
由于前副车架安装在汽车发动机舱的底部,同时又位于汽车底盘的前部,又是底盘的相对低点,在路面有凸起或石块等硬性障碍物,此障碍物又低于汽车前保险杠,驾驶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及时避让,会发生前副车架前横梁与硬性障碍物碰撞。在与道路硬性障碍碰撞时,前副车架前横梁会直接受冲撞产生变形,直接影响前悬挂系统、汽车转向系统、发动机悬置安装点的结构稳定性;影响了副车架上安装的前悬挂系统的调校精度,以及发动机悬置安装点系统的稳定性,会影响汽车的操控性,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前副车架,其目的是减少前副车架的前横梁碰撞变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具有防撞结构的前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边梁和右边梁;在所述的前横梁的前方,设有水平横向的防撞梁;在所述的防撞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左吸能盒、右吸能盒,所述的防撞梁通过左吸能盒、右吸能盒与前横梁连接。
所述的防撞梁是两个截面为C槽形的型钢沿口对接后焊接而成,形成中空的矩形截面。
所述的左吸能盒、右吸能盒均是两个截面为C槽形的型钢沿口对接后焊接而成,形成中空的矩形截面;所述型钢的纵向与车身纵向一致。
所述的左吸能盒、右吸能盒均设有波纹结构。
所述的波纹结构是垂直于所述型钢纵向的多道波浪凹凸槽。
在所述的左边梁和右边梁上,分别设置左轮悬挂摆臂安装点和右轮悬挂摆臂安装点。
在所述的左边梁和右边梁上,均设置发动机悬置安装点。
在所述的后横梁上设置转向机安装点。
在所述的前横梁与左边梁、右边梁的连接处,分别设置车身前安装点8
在所述的左边梁、右边梁的后端,分别设置车身后安装点。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车前副车架的前端,设置带吸盒能结构的防撞横梁,将碰撞产生的巨大冲击能量,消耗在防撞梁与吸能盒之间,减少前副车架的前横梁碰撞变形,提高汽车行驶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防撞梁和吸能盒的结构放大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左边梁,2、后横梁,3、右边梁,4、左吸能盒,5、前横梁,6、防撞梁,7、右吸能盒,8、车身前安装点,9、车身后安装点,10、发动机悬置安装点,11、转向机安装点,12、左轮悬挂摆臂安装点,13、右轮悬挂摆臂安装点,14、波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图2所表达的本发明的结构,为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前副车架,包括前横梁5、后横梁2、左边梁1和右边梁3。副车架左边梁1、副车架后横梁2、副车架右边梁3、副车架前横梁5,构成前副车架主体,通过焊接连接,形成框式结构的前副车架。
在所述的左边梁1和右边梁3上,分别设置左轮悬挂摆臂安装点12和右轮悬挂摆臂安装点13。
在所述的左边梁1和右边梁3上,均设置发动机悬置安装点10。
在所述的后横梁2上设置转向机安装点11。
在所述的前横梁5与左边梁1、右边梁3的连接处,分别设置车身前安装点8
在所述的左边梁1、右边梁3的后端,分别设置车身后安装点9。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减少前副车架的前横梁碰撞变形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中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中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2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