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全息防伪膜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3176.3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0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汪宏志;李铭果;王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联合天诚防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3/14 | 分类号: | B41M3/14;B41M5/382;B32B15/04;B32B15/20;B32B27/06;B32B27/36;G09F3/02;C09D163/00;C09D161/06;C09D175/04;C09D16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全息 防伪 制作方法 | ||
1.一种双层全息防伪膜的制作方法,包括:PET基膜层(1)、分离层(2)、成像层(3)、镭射信息层(4)、镀铝层(7)、胶粘层(8),其特征在于: 在PET基膜层(1)上依次制作分离层(2)、成像层(3)、镭射信息层(4);在镀铝层(7)之前,即在镭射信息层(4)和镀铝层(7)之间,局部印刷二维码(6-1)的油墨层(6),还二次局部涂布随机含有防伪全息信息彩片(5-1)的防伪全息彩片载体涂料层(5),构成双层全息,给带有二维码(6-1)和随机防伪全息信息彩片(5-1)的全息膜拍照,固定二维码(6-1)和采集随机彩片图像,再完成镀铝层(7)、胶粘层(8),通过转移并剥离PET基膜层(1)制成具有双层全息膜(9)的产品,识别方法为:识别时、局部防伪全息彩片载体涂料层(5)内的防伪全息信息彩片(5-1)由识别人人工剥离防伪膜主体,成为独立的防伪全息信息彩片(5-1),识别人得以体验式检验产品真伪;另识别人扫描输入二维码(6-1)后,终端设备进行二维码对比、判断一致性,并显示防伪信息:产品整体图像、二维码图像、防伪细节图像、纹理比对,明确比对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全息防伪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全息彩片载体涂料层(5)局部涂布随机防伪全息彩片载体涂料是由以下组份组成:
酚醛树脂 10-15份、
聚氨酯树脂 10-15份、
醇酸树脂 10-25份、
环氧树脂 30-60份;
所述防伪彩片载体涂料制备方法为:在500毫升反应皿中加入酚醛树脂与聚氨酯树脂并在65-70℃的温度下搅拌6小时,随后在50℃-60下加入醇酸树脂反应1-2小时后,加入环氧树脂反应2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全息防伪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局部印刷油墨层(6)与局部防伪全息彩片载体涂料层(5)并列设置于全息薄膜(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全息防伪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局部印刷油墨层(6)与局部防伪全息彩片载体涂料层(5)叠加设置于全息薄膜(9)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全息防伪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印刷油墨层(6)包括:在镭射信息层(4)上印刷文字、图纹(6-2)和具有逻辑编辑可变的二维码(6-1)、构成每枚标二维码(6-1)是唯一的二维码(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全息防伪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涂布随机防伪全息彩片载体涂料层(5)的双层全息能够设置制成满版二次涂布随机防伪全息彩片载体涂料层(5)的双层全息膜(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全息防伪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防伪全息彩片载体涂料层(5)所含有的防伪全息彩片(5-1)是随机喷洒的全息彩片(5-1),所述随机喷洒的全息彩片(5-1)包括各种色彩彩片、各种形状彩片、各种镭射图纹彩片、各种大小彩片,全息彩片大小为0.5mm-2mm的冲压切割彩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全息防伪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防伪全息彩片载体涂料层(5)所含有的防伪全息彩片(5-1)是预先随机添加入防伪全息彩片载体涂料中的全息彩片(5-1),所述全息彩片(5-1)包括各种色彩彩片、各种形状彩片、各种镭射图纹彩片、各种大小彩片,全息彩片大小为0.5mm-2mm的冲压切割彩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联合天诚防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联合天诚防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31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磷润版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片材输送设备和图像记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