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质材料修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33576.4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1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赖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京美电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08 | 分类号: | B23K26/08;B23K26/361;C03B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席虹岩 |
地址: | 20151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 材料 修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镭射加工的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硬质材料修整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玻璃被切割以后会呈现锐利、粗糙的边缘,必须经过修整加工玻璃边缘之后,才能让玻璃继续应用在各种产品。现有玻璃的边缘修整加工大多是利用研磨加工方式,也就是将要研磨的玻璃先固定于机台,再操控研磨砂轮沿着预定的路径接触玻璃边缘。而为了让研磨后的玻璃边缘能够具有较佳的表面精度,通常会再分别利用具有粗、细研磨粒度的不同研磨砂轮加工对象,用以使成品质量符合需求。
但是,由于上述研磨加工方式必须依据研磨粗、细度而反复地更换研磨砂轮,而且也必须配合要研磨的对象形状设计出特定的夹治具,或是复杂的砂轮动作路径,使得研磨加工时间较长,无法有效地控制成本与成品质量。而且,研磨砂轮与玻璃边缘接触后会产生出大量的碎屑、粉尘,容易造成污染问题,以及因应衍生的集尘排屑设备成本。再者,玻璃被研磨砂轮接触的时候也会有加工应力集中,甚至变形导致玻璃脆裂等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硬质材料修整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设有一能移动的工作台,该工作台设有一硬质材料;一第一位移机构;所述第一位移机构设于该基座对应该工作台的位置;一第二位移机构;所述第二位移机构设于该第一位移机构;以及一镭射产生器;所述镭射产生器设于该第二位移机构,该镭射产生器能选择性地由该第二位移机构、该第一位移机构与该工作台共同带动沿着该硬质材料的边缘移动,该镭射产生器所发出的镭射投射至该硬质材料的边缘,进而由镭射所具有的能量修整该边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加工速度较快,表面处理效果与精度较佳,硬质材料不会因加工而变形或是磨损,也不会产生碎屑、粉尘等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之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之示意图,主要显示硬质材料的加工状态。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之示意图,主要显示硬质材料的另一加工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之硬质材料修整装置,包含一基座、一第一位移机构、一第二位移机构以及一镭射产生器,该基座设有一可移动之工作台;该第一位移机构具有一定位件,设于该基座对应该工作台的位置;该第二位移机构设于该第一位移机构;而该镭射产生器设于该第二位移机构,该镭射产生器能选择性地由该第二位移机构、该第一位移机构与该工作台共同带动沿着一硬质材料的边缘移动,该镭射产生器所发出的镭射投射至该硬质材料的边缘,进而由镭射所具有的能量修整该边缘。
申请人首先在此说明,在以下将要介绍之实施例以及图式中,相同之参考号码,表示相同或类似之组件或其结构特征。其次,当述及一组件设置于另一组件上时,代表前述组件是直接设置在该另一组件上,或者前述组件是间接地设置在该另一组件上,亦即,二组件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而述及一组件「直接」设置于另一组件上时,代表二组件之间并无设置任何其他组件。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之硬质材料修整装置,包含一基座10、一第一位移机构20、一第二位移机构30,以及一镭射产生器40。基座10具有一底部12,底部12顶侧设有一可移动的工作台14,本较佳实施例之工作台14是以设于基座10内部的线性滑轨组驱动为例,工作台14可受驱动沿一第一方向18移动。工作台14具有一台面15,工作台14设有若干通气孔16,再利用真空产生装置连通各通气孔16,可使通气孔产生真空吸附固定待加工件50于工作台14的台面15,在本较佳实施例的待加工件50是以类似玻璃的硬质板片材料为例。
上述第一位移机构20在本较佳实施例是以滚珠螺杆组举例,第一位移机构20设于基座10,而且对应于工作台14上方的位置,第一位移机构20以呈平行于工作台14之台面15方向横设于基座10,第一位移机构20具有一定位件22,第一位移机构20之定位件22可受驱动沿一第二方向28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京美电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京美电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3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激光焊接机床
- 下一篇:用于点接合堆叠的金属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