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落管式地下埋设物自动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3728.0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2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解思亮;解啸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厚科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落管式 地下 埋设 自动 预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落管式地下埋设物自动预警系统,用于对地下埋设物的位置和大小作出标识,并提供地下埋设物的有关信息及违规挖掘警报信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基础建设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与其配套的水、电、暖、燃气等管道、电线电缆以及通信光缆等地下埋设物也在随之增多,它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建设每投一分钱都与地下埋设物有关联。为此,对地下埋设物的合理设计、立体规划、安全保护、尤其是在合理铺设之后,如何在非开挖的情况下对复杂的地下埋设物进行“透明”和“可视化”管理、对地下埋设物在冒漏和破损的情况下能够自动预警,这就需要多方面和多方向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撑。
为防止再建设过程中对地下埋设物造成破坏,本申请人于2004 年11 月25 日申请了授权公告号为CN2745074Y的实用新型专利“地下埋设物标识带”,当挖掘机对地下进行挖掘时,埋于地表浅层与埋设物之间的地下埋设物行踪标示带折叠部会随挖掘机斗被动打开。施工者发现后会根据标识带上标注的地下埋设物的相关信息小心处理,因此地下埋设物会受到保护,不会因挖坏地下管线造成经济损失,保证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然而,这种地下埋设物行踪标识带只能在即将挖到地下埋设物时显示此处具有地下埋设物的警示标识,无法对埋设物的具体信息如埋设时间、深度、管线交叉的具体形状或地下埋设物的类型用途等进行识别和定位,不能实现透明、“可视”地智能管理。为解决此问题,本申请人于2012年4月18日申请了公开号为102707335A的发明专利“地下埋设物标识装置”,包括铺设于地下埋设物上部与地表之间的标识带和芯片组件,芯片组件中的芯片可储存规范具有互通性的各种数据,如埋设沟的信息;地下埋设物自身的信息;地下埋设物的埋设时间、埋设深度、管线间的距离及位置、具体交叉情况等,并通过探测装置实现对地下埋设物的识别,用计算机网络展现信息交换和共享,以达到对地下埋设物的透明管理。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该技术还存在以下不足:
1. 地下埋设物由于产品质量、铺设技术、自然破损以及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漏水、漏气、漏油、漏电情况,每天都在不同程度的发生,该装置不能在埋设物初级冒漏时期进行自动预警。
2. 其中芯片组件通过芯片组件包直接固定放置在标识带上,当芯片组件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时,必须在故障发生处将其挖掘出来,给施工及现场交通、人们生活等带来了不便。
3. 建立自动预警系统的前提条件是有源,如果用有源芯片埋于地下预警,一旦电源耗尽切换电源成为难题。
4. 自动预警系统的核心是传感器,目前,对地下埋设物传输物质在地上的传感器识别技术,能够达到自动预警的有效年限也只在2-3年,如果放置于地下其防潮、防腐的管理难度将会加大,传感器的有效识别时间会更短,这又给切换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落管式地下埋设物自动预警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落管式地下埋设物自动预警系统,包括埋设于地下埋设物上部与地表之间的标识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标识带上方地表向下打孔至所述标识带上方或穿至所述标识带中间或穿过所述标识带进入沙土层所形成的孔,置于所述孔的套管、套管盖以及内置于所述套管的传感预警器;所述孔包括落管孔和固定落管防滑台,所述固定落管防滑台的孔径比落管孔的孔径大;所述套管盖的直径比套管大,安装后,套管盖正好放置在固定落管防滑台上;所述套管的下端开口,套管壁上开有管壁孔。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上端具有外螺纹,所述套管盖的下端具有内螺纹,套管与套管盖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盖具有一个上拉孔。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盖具有一个下挂孔,所述传感预警器悬挂在一个挂钩末端,挂钩挂在所述下挂孔上,悬挂于所述套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落管式地下埋设物自动预警系统还包括孔盖。
进一步地,所述孔盖具有一个保护套管盖支架,当孔盖落盖后,保护套管盖支架正好套在套管盖的外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厚科化学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厚科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3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回音消除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溶剂法制备硫代羧酸酯硅烷偶联剂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