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蜗杆磨削烧伤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4060.1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0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兵;刘燕青;陈金山;林秀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台玖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蜗杆 磨削 烧伤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出被加工蜗杆面是否被磨削烧伤的蜗杆磨削烧伤检测系统,属蜗杆检测系统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当蜗杆磨削参数选择不当或冷却选择不当,磨削时会在工件表面制造二次淬火及高温回火,从而使在表层和次表层之间产生拉应力,造成发生磨削裂纹的现象,这种裂纹既很难快速将检测,也无法准确确定烧伤级别。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出被加工蜗杆面是否被磨削烧伤的蜗杆磨削烧伤检测系统。
设计方案:蜗杆在磨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磨削热,一部分被冷却液带走,另一部分被传导入加工件的浅表层内,并使工件表层温度升高,在磨削热大量产生时会在齿表面形成回火层,当温度达到熔化温度时,则经冷却液冷却形成二次淬火层,从而形成磨削烧伤,由于蜗杆磨削烧伤工件表层会形成回火层,其表层组织是回火马氏体,而回火马氏体能和酸发生腐蚀反应,本发明依此采硝酸腐蚀的方法设计本申请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蜗杆磨削烧伤检测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多个检测池排成两排且位于检测池框架内,检测池框架的前后顶梁面为导轨,步进电机驱动位于导轨上的驱动轴且步进电机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驱动轴两端分别装有导轮且带动导轮沿导轨前后移动,升降运动气缸末端与套在驱动轴上的轴承座壳连接且升降气缸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升降运动气缸中的活塞杆通过工件夹与蜗杆连接且带动蜗杆上降或上升,前后运动气缸通过轴套水平位于轴套下方且前气运动气缸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前后运动气缸中的活塞杆端部与升降气缸壳连接且带动升降气缸横向运动,每排检测池口所对的导轨上均设有触点开关且触点开关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既能快速地完成对蜗杆的快速检测,又能快速地确认烧伤的级别,检测精度高;二是系统设计科学,开创了蜗杆采用回火马氏体自动检测的先例。
附图说明
图1是蜗杆磨削烧伤检测系统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2。一种蜗杆磨削烧伤检测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多个检测池6排成两排且位于检测池框架内,检测池框架的前后顶梁面为导轨6,步进电机1驱动位于导轨7上的驱动轴且步进电机1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驱动轴两端分别装有导轮且带动导轮沿导轨7前后移动,升降运动气缸3末端与套在驱动轴上的轴承座壳连接且升降运动气缸3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升降运动气缸3中的活塞杆通过工件夹与蜗杆5连接且带动蜗杆5上降或上升,前后运动气缸11通过轴套水平位于轴套下方且前气运动气缸1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前后运动气缸11中的活塞杆端部与升降运动气缸3壳连接且带动升降运动气缸3横向运动,每排检测池口所对的导轨7上均设有触点开关8且触点开关8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位于每排检测池的最前和最后一个检测池上方的触点开关8为静触点换向开关。位于每排检测池的最前和最后中间的多个触点开关8为动触点指令开关。升降运动气缸3缸体设有上下限位开关2。套在驱动轴上的轴承座壳与驱动轴之间呈滚动配合,即轴承座壳既可以沿驱动轴面来回移动,又可以满足驱动轴在轴承座壳的轴孔内转动。前后运动气缸11缸体设有前后限位开关10。升降运动气缸3设有速度调节阀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台玖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台玖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4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立体显示装置
- 下一篇:用于化学工艺的通用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