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频传感器与RFID传感器融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4523.4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5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双广;吴仲谋;陈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廖继海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传感器 rfid 融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视频传感器与RFID传感器融合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不同种类的传感器,按照频率划分不同,包含:视频(可见光、红外)传感器,RFID传感器(低频、高频、超高频、微波频段),逐渐应用在智能交通系统中。
其中,视频传感器以枪机摄像机、球机摄像机、车牌抓拍摄像机、智能摄像机(带车牌识别等智能功能)的产品形态应用于卡口系统、电警系统、辅助卡口系统等智能交通系统中,主要起到视频监控,图片抓拍,视频分析作用。可以用来判断车辆超速、违章、车牌抓拍识别、车辆流量统计、乘车驾驶员抓拍及行为识别(是否系安全带、打电话)等交通管理应用。
RFID传感器按照频率不同,天线作用距离不同(0~100米范围),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车辆交通管理场合。目前,已应用在:停车场电子车牌管理、海关车辆自动核放、路桥电子收费等交通管理应用中。
不同种类的传感器针对智能交通中的车辆管理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视频传感器在视频图像的实时监控、事后视频画面分析,抓拍图片的证据作用,及对车辆驾驶员的抓拍和识别上是RFID传感器不能替代的。RFID传感器在车辆身份识别的准确度和对外部光照环境的适应性上是视频传感器不能替代的,可以用于针对车辆身份识别的一些应用,如:电子收费、车辆识别及轨迹跟踪,车辆流量调度及指挥控制,车辆行为的统计分析等应用。
在当前的智能交通管理体系中,由于不同传感器的技术成熟发展阶段不统一,导致大部分是以单一传感器系统的解决方案存在。
以视频传感器的解决方案为例,在其解决方案中,针对车辆身份的识别,主要采取的是基于视频传感器的车牌识别技术。为了保障识别成功率高,基于视频的车牌识别技术必须有较强的外部光照环境配合,并且对视频传感器的安装角度,高度,位置都有要求,从而导致整体解决方案造价高,不能大范围普及,从而导致对车辆的管理范围大大受限。
以RFID的解决方案为例,在其解决方案中,可以根据RFID阅读器与车辆之间的距离,车辆运行速度的实际应用场合要求,来选择不同频率范围的RFID天线,从而完成车辆的身份识别。但是RFID仅仅是车辆身份识别功能,由于没有视频图像,在对车辆交通的事件分析,视频证据举证,汽车上的驾驶人员行为管理上都有较大的不足。另外,当车辆的RFID信号被有意或无意屏蔽掉时,RFID阅读器就不能发现该车辆的运动信息,这样,给智能交通的车辆管理的可控性和准确性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基于上述分析,以单一传感器系统来解决智能交通的车辆管理问题都具有较大局限性。
现有技术也针对上述的不足,提出了融合视频监控和RFID识别技术来完善车辆监控。
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59406.7的“融合RFID与机器视觉的车辆交通信息监测方法与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属于交通信息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计算机车辆和交通管理中心、下位机、摄像头、射频感应收发装置、报警电路、有线或无线通信接口,下位机接收由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信息和由射频感应收发装置读取到的射频信息,对两种信息进行比对和分析处理,并将行驶过路口的车辆的视频信息与射频信息是否相符、车牌号和通过该路口的时间、走向等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接口传输到计算机车辆和交通管理中心。该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结合RFID和机器视觉可以对行驶车辆的合法性做出判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现有车辆信息监测系统的一些问题。但该技术方案对于信息不一致的判断和处理主要集中在后台的管理中心,那么后台管理中心需要接手和处理庞大的监控信息,势必影响其处理准确度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45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