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蟑胶饵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4873.0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4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蒋旭东;梁月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7/02 | 分类号: | A01N47/02;A01P19/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松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蟑胶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杀灭蟑螂的饵剂。
背景技术
蟑螂是典型的卫生害虫之一,其排泄物和蜕皮会污染储存、转运和加工场所的食品。蟑螂能携带许多病原体,已证实人接触后有可能产生一些疾病,如腹泻、痢疾、霍乱、麻风病、鼠疫、伤寒症以及脊髓灰质炎之类的病毒性疾病。此外,蟑螂还能携带寄生虫卵,引起过敏反应。蟑螂的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蟑螂的防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蟑螂的防治是卫生害虫防治的重要目标。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重要手段,早期常用杀蟑产品主要有的杀蟑气雾剂、喷射剂、烟片、蟑香等以菊酯类为有效成分的剂型,在防治蟑螂同时可能引起室内化学农药污染。近年来,国内外杀虫公司又推出了许多新型灭蟑螂剂型,其中包括杀蟑饵块、杀蟑胶饵、方便贴、糊剂和颗粒剂等,这些剂型共同特点是有效成分与蟑螂诱食剂混合,利用蟑螂主动取食行为定点施药,效率高、对环境影响小,逐渐成为蟑螂防治的主要手段。
蟑螂的主动觅食是杀蟑胶饵起效的前提,这就要求诱食性好的剂型,因此对剂型的设计提出了特别的要求。根据文献报道,目前与蟑螂直接相关的杀蟑胶饵处方有多种,但部分杀蟑胶饵的杀虫有效成分是硼酸、天然除虫菊素、拟除虫菊酯类。由于这类杀虫剂对蟑螂具有驱赶作用,以及长时间使用会产生抗药性,因此,不能长期作为胃毒饵剂的有效成分。而杀蟑胶饵使用的诱食剂大部分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食物,包括蜜糖、红糖、花生油、奶油、玉米粉、面粉等。蜜糖、红糖、花生油、奶油等诱食成分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散发不愉快气味,玉米粉、面粉等成分粘性大,水分挥发后发干,影响膏体质量。上述材料制成的杀蟑胶饵,放置一段时间后,状态易发生变化,往往傍有流淌、发硬、风干、变臭等现象,并且盗食率明显偏低。因此,有必要研发保湿性好,稳定性高的杀蟑胶饵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湿性好,稳定性高,且杀蟑效果好的杀蟑胶饵。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杀蟑胶饵,包括胃毒成分、诱食剂、增稠稳定剂、防腐剂和保湿剂和水,所述诱食剂包括木薯淀粉。
本发明首次将木薯淀粉作为诱食剂,且经进一步地试验,木薯淀粉与饼干相配合时杀蟑效果好,当两者配比为3:4时,杀蟑效果最好。
作为优选,所述增稠剂为羟乙基纤维素。
作为优选,所述防腐剂为尼泊金复合酯。
作为优选,所述保湿剂为甘油。
本发明提供的杀蟑胶饵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氟虫腈0.05~0.1%,尼泊金复合酯0.2~0.5%,羟乙基纤维素0.2~0.5%,甘油10.0~20.0%,木薯淀粉9.0~15.0%,饼干12.0~20.0%,余量为水。
氟虫腈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杀虫谱广,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其作用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因此对蚜虫、叶蝉、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作物无药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尼泊金复合酯是一种广谱性高效食品防腐剂,起防腐作用;羟乙基纤维素起增稠作用,用于保持膏体稳定;甘油是保湿剂,起保湿作用;木薯淀粉是木薯经过淀粉提取后脱水干燥而成的粉末,与玉米粉、面粉等相比具有不易糊化、流动性好、稳定性高,制成膏体外观更细腻等特点。同样,饼干作为诱食成分,研究数据表明与木薯淀粉以4:3的比例配比至膏体处方中,效果佳,性价比高。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首次将木薯淀粉作为诱食成分应用于杀蟑胶饵中,适口性好,引诱力强,安全性高;2、膏体稳定、外观细腻,不易变质及散发不愉快气味;3、引诱蟑螂主动进食,配合胃毒成分,达到杀灭蟑螂的目的;4、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德国小蠊的防治,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杀蟑胶饵低温稳定性实验结果;
图2为本发明的杀蟑胶饵高温稳定性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备100克杀蟑胶饵需以下重量的原料:
氟虫腈0.05g,尼泊金复合酯0.2g,羟乙基纤维素 0.4g,甘油18.0g,木薯淀粉12.0g,饼干16.0g,水余量。
本发明的杀蟑胶饵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4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稚鳖用饲料
- 下一篇:摆动式垃圾车收集垃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