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6630.0 | 申请日: | 2013-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9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龙炳清;王杰才;龚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8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叶山 桐子 育苗 种子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叶山桐子育苗的一种种子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毛叶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Var.Vestita Diels)是大风子科山桐子属的变种,为落叶乔木。毛叶山桐子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80%,亚油酸含量大于70%,维生素E含量大于1‰,不含有毒有害成分,它既是优质的食用油,也是提取亚油酸、维生素E,制备生物柴油和高级润滑油的上佳原料。毛叶山桐子盛产期长达40年以上,盛产期单株产量可达200kg(干果),干果含油率38~42%。毛叶山桐子根系发达,水土保持功能强。毛叶山桐子树干通直,呈宝塔形,挂果期长,果实鲜红,极具观赏价值。毛叶山桐子木质细致,不易变形,富有韧性。毛叶山桐子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目前毛叶山桐子基本处于野生状态,主要分布于四川广元市区域。毛叶山桐子在天然条件下繁殖率较低,因此成功的育苗方法成为开发利用毛叶山桐子资源的关键。目前毛叶山桐子的育苗方法主要有种子育苗、根插和嫁接。嫁接用成年枝条在毛叶山桐子幼苗上嫁接,主要目的是缩短其挂果期,但其幼苗依赖于种子育苗和根插。根插采用毛叶山桐子树的嫩根进行扦插,会影响取根树的生长,在某种程度上也依赖于种子育苗提供根源。已研究过的毛叶山桐子种子育苗方法主要有用洗衣粉、草木灰水、碳酸氢钠等对种子浸泡、搓揉、洗涤去除种子表面蜡质层后进行播种的方法和用磷酸二氢鉀溶液浸泡后育苗的方法。前者费工费时,成本较高,有的种子发芽率不高,成苗率也较低;后者存在幼苗发病率较高的问题。综上所述,成功的种子育苗方法是开发利用毛叶山桐子的关键,而种子处理又是种子育苗方法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当前毛叶山桐子育苗方法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寻找一种种子发芽率高,幼苗发病率低,成苗率高,成本低的毛叶山桐子种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毛叶山桐子干种子在清水中浸泡8h~48h后拌入家禽饲料中及时喂养家禽,将喂养后3天内的家禽粪便全部收集混合均匀,及时在苗床中播种培育幼苗。每kg家禽饲料拌入毛叶山桐子以干种子计为1g~10g。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毛叶山桐子种子通过拌入家禽饲料进入家禽体内,在家禽体内生物酶和摩擦作用下,将毛叶山桐子表面的蜡质层去除,从而有利于水分进入种子体内,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家禽体内环境温和,可减轻对种子的伤害和对其幼苗的潜在伤害,能降低幼苗的发病率。
相对于现有方法,本发明的种子处理方法简单、成本低。健康种子发芽率高,幼苗发病率低,成苗率高。培育树苗的限制因素少,有利于大规模应用。
具体实施方法
实施例1:在10kg家禽饲料中拌入10g(浸泡前重量,每千颗种子重2.5g,浸泡时间8h)毛叶山桐子种子喂养鸡,将喂养后3天内的鸡粪便全部收集及时在苗床中播种培育幼苗。50天后,获得4片真叶以上的幼苗3896株,成苗率97.4%,移栽到苗圃7个月后获得1.2~1.5米高的成苗3860株,总成苗率96.5%。
实施例2:在20kg家禽饲料中拌入100g(浸泡前重量,每千颗种子重2.5g,浸泡时间24h)毛叶山桐子种子喂养鸭,将喂养后3天内的鸭粪便全部收集及时在苗床中播种培育幼苗。50天后,获得4片真叶以上的幼苗39240株,成苗率98.1%,移栽到苗圃7个月后获得1.2~1.5米高的成苗38880株,总成苗率97.2%。
实施例3:在20kg家禽饲料中拌入200g(浸泡前重量,每千颗种子重2.5g,浸泡时间48h)毛叶山桐子种子喂养鹅,将喂养后3天内的鹅粪便全部收集及时在苗床中播种培育幼苗。50天后,获得4片真叶以上的幼苗78640株,成苗率98.3%,移栽到苗圃7个月后获得1.2~1.5米高的成苗77840株,总成苗率9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师范大学,未经四川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6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