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概率统计的检测可靠性估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6786.9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6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犇;王芳;徐琳;周海瑞;张彦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概率 统计 检测 可靠性 估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情报侦察网络对无线信号探测中的一种检测可靠性估计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的检测可靠性估计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电信号是重要的情报来源,采用电子技术和设备检测并发现空中的无线信号是情报侦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情报侦察中,为了提高无线电信号检测的可靠性,通常采用多节点协作的方式,将多个检测节点组成侦察网络,通过信息融合中心将各个检测节点的本地检测结果经过融合后,给出全局检测的结果,如图1所示。相对与单一检测节点的侦察方式,多节点组网充分利用各个节点地理位置差异带来的空间分集增益,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但是,检测节点地理位置的差异也带来了传播环境的差异。当目标信号出现时,各个检测节点接收到的是同一目标信号经历不同传播环境后的副本,因此各个检测节点的检测可靠性必然存在差异。在信息融合中,必须充分考虑检测节点可靠性的差异对融合结果的影响,使得可靠性高的节点在融合中能够获得更大的权重。为此,融合中心在融合时必须能够获得检测节点的本地检测结果可靠性指标。
为了实现对本地检测结果可靠性的估计,目前的侦察网络主要通过检测节点接收到目标信号的平均信噪比估计检测节点的可靠性,其实现方法主要由两种:
1)由各个检测节点根据目标信号的平均信噪比估计检测可靠性后,将可靠性指标通过报告信道上传至融合中心
2)各个检测节点将目标信号的平均信噪比通过报告信道上传至信息融合中心后,由融合中心估计各个检测节点的可靠性。
现有的两种实现方式都需要由检测节点通过报告信道向信息融合中心传输额外的数据信息,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以下问题:(1)增加报告信道设计的复杂度;(2)显著增大报告信道的数据开销,降低系统的整体效率。尤其对于采用无线报告信道的侦察网络来说,报告信道的频谱资源是受限的,因此上述方法在采用无线报告信道的网络中是难以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的检测可靠性估计方法,实现信息融合中心对检测节点可靠性指标的估计。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步骤1:信息融合中心融合本检测周期内各个检测节点的本地检测结果,得到本检测周期的全局检测结果。
步骤2:更新融合中心缓存,将本检测周期的本地和全局检测结果存入缓存。
步骤3:利用缓存内历史的本地和全局检测结果,以及缓存内的全局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指标,估计本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指标。
步骤4:利用缓存内的本地检测的可靠性指标,计算全局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指标。
步骤5:将步骤3计算所得的本地检测结果可靠性指标和步骤4计算所得的全局检测结果可靠性指标存入缓存,覆盖缓存内原有数据。
步骤6:返回步骤1,等待开始下一检测周期。
本发明中,检测节点的可靠性估计由信息融合中心执行,信息融合中心对本地检测可靠性指标的估计主要依赖缓存中历史的本地和全局检测结果,因此不需要在报告信道中传输额外数据信息。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优势在于:(1)降低了报告信道的设计复杂度;(2)减小了报告信道的数据开销,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因此本发明特别适用于采用无线报告信道的侦察网络。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多节点协作检测的侦察网络示意图;
图2为侦察网络对信号的周期性检测方式示意图;
图3为信息融合中心的信息融合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涉及的侦察网络中,进行协作的N个检测节点保持时间同步,采用周期性检测的方式不间断的进行侦察活动,如图2所示。
一个检测周期分为三个时隙:检测时隙、报告时隙和信息融合时隙。
在检测时隙,各个检测节点进行信号检测,并给出各自的本地检测结果li(i=1,2,…,N)。其中,i为检测节点编号,N为侦察网络中参与协作的检测节点个数,li的取值为
在报告时隙,各个检测节点通过报告信道向信息融合中心上报各自的本地检测结果。
在信息融合时隙,信息融合中心根据本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对来自不同检测节点的本地检测结果进行加权,并根据加权结果最后得出本检测周期的全局检测结果g。
全局检测结果g是li的函数,因此信息融合的方案可以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67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通道实时全双工载波通信机
- 下一篇:城域波分汇聚光网络接入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