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工程防渗砌块用凝固剂、防渗砌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6916.9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3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蒋黔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黔湘 |
主分类号: | C04B24/42 | 分类号: | C04B24/42;C04B28/00;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谢德珍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雨***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工程 防渗 砌块 凝固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建筑工程防渗砌块用凝固剂,其特征在于:该凝固剂主要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组分混合配制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防渗砌块用凝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纤维素是以水溶液形式作为组分配制,且该水溶液中甲基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不超过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防渗砌块用凝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硅酸钠溶液是硅酮含量为18%、固含量≥30%的溶液。
4.一种建筑工程防渗砌块用凝固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复合预聚体:将30~50质量份的甲基硅酸钠溶液、4~8质量份的氢氧化钙、4~8质量份的氟硅酸钠、1~2质量份的甲基纤维素和1~3质量份的烯丙基磺酸钠混合,经缓慢加热、分阶段保温后得到液态的复合预聚体;
制备混合溶液:将8~12质量份的无水乙醚、8~12质量份的聚乙酸乙烯酯和4~8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得混合溶液;
制备乳化溶液:将15~20质量份的水与1~3质量份的聚丙烯酰胺混合,并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均匀得乳化溶液;
将上述制备得到的混合溶液快速添加到上述制得的复合预聚体中,迅速搅拌均匀,并通水冷却得中间产物;最后将上述制得的乳化溶液添加到中间产物内,再充分搅拌混匀,得到建筑工程防渗砌块用凝固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复合预聚体的步骤中,所述缓慢加热、分阶段保温是指先加热至60℃~70℃,保温1.2h~1.5h,然后在0.5h内升至95℃~105℃,再保温2.5h~3.5h。
6.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渗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砌块主要由土壤、碎石料、水泥和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或权利要求4~5中任一项制得的凝固剂经混合、压制成型、养护后得到;其中,土壤、碎石料、水泥三者的质量配比范围为70~90:10~20:2~8;所述凝固剂的用量为土壤、碎石料、水泥的混合总质量的0.02%~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工程用防渗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砌块中还添加有占土壤、碎石料、水泥的混合总质量0.1%~0.5%的玻璃纤维短切丝或生物秸秆碎料;所述防渗砌块中还添加有10%~30%的工业废弃物,所述工业废弃物包括粉煤灰、炉渣、矿渣、电石泥、煤矸石与建筑废弃物中一种或多种。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建筑工程用防渗砌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建筑工程现场开挖的土壤摊铺晒干,再将晒干后的土壤用粉碎机粉碎,然后将碎石料、水泥和粉碎后的土壤输送到搅拌机中,使其拌匀;
(2)将所述凝固剂用水稀释,然后使用设在上述搅拌机旁的喷雾装置均匀喷施在搅拌机内的混合料中;凝固剂的用量为土壤、碎石料、水泥的混合总质量的0.02%~0.1%;
(3)再向上述搅拌机内的混合料中添加玻璃纤维短切丝或生物秸秆碎料,玻璃纤维短切丝或生物秸秆碎料的用量占土壤、碎石料、水泥的混合总质量的0.1%~0.5%;再次搅拌均匀;
(4)将上述步骤(3)后的混合料送入压制成型装置进行压制成型,最后经常温养护得到建筑工程用防渗砌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料的粒度控制在5mm~10mm,玻璃纤维短切丝或生物秸秆碎料的长度控制在5mm~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养护的时间为7~1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黔湘,未经蒋黔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69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