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历史需求编译方法以及历史需求编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7592.0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5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辛奇俊;肖文鲲;叶大旺;廖祖锐;徐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历史 需求 编译 方法 以及 编译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历史需求编译方法以及历史需求编译器。
背景技术
在嵌入式软件领域,烧录进硬件中的软件经常需要更新换代。随着软件程序代码越来越规范化,操作人员一般只需要修改程序代码中的需求配置信息就可以重新编译出一个满足新配置需求的软件。
目前,一般的处理方法是操作人员获取软件A的程序代码的需求配置信息,根据新配置需求手动修改程序代码中的需求配置信息,编译修改后的程序代码获得满足新配置需求的软件B。
然而,手动修改程序代码中的需求配置信息不仅要求操作人员对该程序代码有深刻的理解,而且有可能出现失误和纰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历史需求编译方法以及历史需求编译器,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能力要求,并避免手动修改时造成的失误和纰漏。
一种历史需求编译方法,包括:
历史需求编译器获取第一软件的程序代码;
历史需求编译器获取需求配置信息;
历史需求编译器将所述需求配置信息录入到所述程序代码中;
历史需求编译器将所述程序代码进行编译,得到第二软件。
可选地,还包括:
历史需求编译器获取上传软件的程序代码的宏定义信息;
历史需求编译器根据预置的宏定义映射信息将宏定义信息转换为功能元配置信息,所述宏定义映射信息包含程序代码的宏定义信息与对应的功能元配置信息的关系;
历史需求编译器根据功能元配置信息生成需求配置信息,所述需求配置信息包含功能元配置信息。
可选地,历史需求编译器获取需求配置信息包括:
历史需求编译器从需求配置数据库中获取需求配置信息,所述需求配置数据库包含至少一个需求配置信息;
或,
历史需求编译器获取上传的需求配置信息。
可选地,历史需求编译器根据功能元配置信息生成需求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历史需求编译器将所述功能元配置信息存入功能元数据库;
历史需求编译器将所述需求配置信息存入需求配置数据库。
可选地,历史需求编译器将所述需求配置信息录入到所述程序代码中具体包括:
历史需求编译器从所述需求配置信息中获取功能元配置信息;
历史需求编译器根据预置的宏定义映射信息将功能元配置信息转换为宏定义信息,所述宏定义映射信息包含所述功能元配置信息与对应的宏定义信息的关系;
历史需求编译器将所述宏定义信息写入所述第一软件的程序代码中。
一种历史需求编译器,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软件的程序代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需求配置信息;
录入模块,用于将所述需求配置信息录入到所述程序代码中;
编译模块,用于将所述程序代码进行编译,得到第二软件。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传软件的程序代码的宏定义信息;
转换模块,用于根据预置的宏定义映射信息将宏定义信息转换为功能元配置信息,所述宏定义映射信息包含程序代码的宏定义信息与对应的功能元配置信息的关系;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功能元配置信息生成需求配置信息,所述需求配置信息包含功能元配置信息。
可选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从需求配置数据库中获取需求配置信息,所述需求配置数据库包含至少一个需求配置信息;
或,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上传的需求配置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功能元配置信息存入功能元数据库;
第二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需求配置信息存入需求配置数据库。
可选地,录入模块具体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需求配置信息中获取功能元配置信息;
功能元转换单元,用于根据预置的宏定义映射信息将功能元配置信息转换为宏定义信息,所述宏定义映射信息包含所述功能元配置信息与对应的宏定义信息的关系;
写入单元,用于将所述宏定义信息写入所述第一软件的程序代码中。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7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