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微流体光盘检测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7627.0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3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薛敬和;陈夏宗;李文婷;张耀仁;张雍;范忆华;谢明发;廖威量;陈庆恩;黄经纬;梁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流体 光盘 检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多通道微流体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多通道微流体机构包含:
至少一个供料腔,该供料腔为储存自外部输入的微流体的容置空间;与
至少一个反应腔,该反应腔于离心状态下接收该供料腔释放的微流体,以进行微流体反应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微流体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供料腔于离心状态下与外部大气相连通,并使该供料腔形成通气腔,以利微流体于离心状态下的流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微流体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反应腔包含至少一个反应检测区,该反应检测区用以存留微流体的反应物,以便于该反应检测区撷取并分析反应物凝集状态的影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微流体机构,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至少一个微流道以连接该供料腔与该反应腔,并于离心状态下运输微流体,其中上述的微流道与该供料腔相连接处具有特定的连接角,以借由离心转速的快慢控制微流体的释放速率,且对流出的微流体产生止逆的作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微流体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微流道具有特定的曲角,以借由离心转速的快慢控制微流体的释放速率,且对流出的微流体产生止逆的作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微流体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反应腔更包含至少一个废弃腔,以接收自该反应腔流出的废液。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微流体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微流道与该供料腔相连接处具有毛细管阀,以借由离心转速的快慢控制微流体的释放速率,且对流出的微流体产生止逆的作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通道微流体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毛细管阀于该微流道上形成至少一个凸状渠道与至少一个凹状渠道的交互连结的组合,以形成锯齿状结构外观,其中,该凸状渠道的管径大于该凹状渠道的管径,且该凸状渠道的管径亦大于该微流道的管径。
9.一种多通道微流体光盘,该多通道微流体光盘具有至少一个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机构包含:
至少一个供料腔,该供料腔为储存自外部输入的微流体的容置空间;
至少一个反应腔,该反应腔于离心状态下接收自该供料腔释放的微流体,以供微流体进行反应的容置空间;
至少一个废弃腔,该废弃腔于离心状态下用以接收自该反应腔溢流的微流体;与
多个微流道,该微流道分别连通该供料腔与该反应腔、连通该反应腔与该废弃腔,其中,该微流道与该供料腔相连接处具有特定的连接角,以借由离心转速的快慢控制微流体的释放速率,且对流出的微流体产生止逆的作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通道微流体光盘,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检测机构更包含至少一个通气腔,该通气腔为连通大气的空间,以利微流体在离心状态下能于该检测机构中流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通道微流体光盘,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反应腔包含至少一个反应检测区,该反应检测区用以存留微流体的反应物,以便于该反应检测区撷取并分析反应物凝集状态的影像。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通道微流体光盘,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微流道具有特定的曲角,以借由离心转速的快慢控制微流体的释放速率,且对流出的微流体产生止逆的作用。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通道微流体光盘,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微流道与该供料腔相连接处具有毛细管阀,以借由离心转速的快慢控制微流体的释放速率,且对流出的微流体产生止逆的作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通道微流体光盘,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毛细管阀于该微流道上形成至少一个凸状渠道与至少一个凹状渠道,该凸状渠道与该凹状渠道以交错排列相互连结的方式形成锯齿状外观,其中,该凸状渠道的管径大于该凹状渠道的管径,且该凸状渠道的管径亦大于该微流道的管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通道微流体光盘,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凸状渠道的管径宽度与该凹状渠道的管径宽度的比例范围为2: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大学,未经中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76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侧围定位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侧围定位立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