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广宿主自转移降解质粒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8330.6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1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李小彬;王亚菲;张玉革;杨山;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C12N1/21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颖 |
地址: | 11016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宿主 转移 降解 质粒 石油 污染 土壤 进行 生物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利用广宿主自转移降解质粒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携带含有石油烃降解基因和遗传选择标记的广宿主自转移降解质粒的宿主菌接种到待处理的污染土壤中,并添加营养液,通过微生物间的接合转移作用,使广宿主自转移质粒所携带的降解基因发挥高效降解作用,进而达到持久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目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广宿主自转移降解质粒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营养液成分为:(NH4)2SO40.5g/L,NaNO30.5g/L,MgSO47H2O0.2g/L,KH2PO41.0g/L和NaH2PO4H2O l.0g/L;营养液的添加量为100-150ml/kg干土。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广宿主自转移降解质粒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遗传选择标记为:抗生素抗性基因、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或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广宿主自转移降解质粒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烃降解基因为:编码芳香环羟化双加氧酶基因(phdA)、甲苯单加氧酶基因(touA)、编码苯双加氧酶基因(ben)、编码甲苯双加氧酶基因(tod)中一种或几种。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广宿主自转移降解质粒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菌为染色体带有利福霉素抗性(RifR)选择标记的变形菌(Proteobacteria)α-,β-或γ-任一亚纲中的菌株。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广宿主自转移降解质粒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菌为根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C58(利福平抗性)、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UWC1(利福平抗性)或钩虫贪铜菌(Cupriavidus necator)JMP228(利福平抗性)。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广宿主自转移降解质粒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宿主菌活化和扩大培养:将保存于甘油管的携带广宿主自转移质粒的宿主菌接种到含相应双选择标记(宿主菌的选择标记和质粒的选择标记)的LB固体培养基上进行菌株活化,活化后再接种于LB液体培养中,振荡培养至菌液的菌体密度达5.0×106CFU/mL;将上述培养好的菌液按5%体积接种量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培养至1.0×109CFU/mL;
2)菌剂制备和接种:将上述发酵液离心,采用无菌水洗涤菌体,并调整菌液浓度至1.0×108CFU/mL,而后将菌液按105-106CFU/g干土的接菌量接种到石油烃污染的土壤中,再添加营养液,调整含水量为15%-20%,培养时间为2-18周;进而达到持久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目的;营养液的添加量为100-150ml/kg干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83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机工作辊换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垃圾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