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曳引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8984.9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3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万锦;范家军;潘蕾;吴传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锦;范家军;潘蕾;吴传虎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曳引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用零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梯曳引机。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用电梯由于电梯升降速度快,曳引能力要求高对电梯的曳引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曳引系统主要包括曳引机,曳引轮,曳引钢丝绳或钢带。传统的曳引系统采用曳引钢丝绳牵引,曳引轮圆柱形外侧表面具有和曳引钢丝绳相互配合的周向沟槽,曳引时曳引钢丝绳缠绕在曳引轮周向沟槽内,靠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来驱动轿厢运动。该方式为了保证足够的曳引能力,曳引轮的尺寸较大,因此所需的曳引电机的功率也较大。
为了减小曳引轮的尺寸从而降低电机功率,新型的电梯曳引系统采用扁平曳引钢带牵引,曳引轮圆柱形外侧表面光滑,曳引钢带内具有若干根钢丝绳,钢丝绳外包覆橡胶或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扁平护套,护套一侧有较浅的条纹。虽然这种新型曳引轮在满足曳引能力的前提下比传统曳引轮小很多,而且由于曳引轮圆柱形外侧表面光滑,可以满足在对重与缓冲器接触时钢带与曳引轮可发生相对滑动的安全要求,但如果能进一步增大钢带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曳引能力,无疑将进一步降低电梯的驱动功率,从而降低电梯的使用成本。
目前电梯曳引机绝大多数采用盘式制动器,制动时制动器给予曳引机轴向巨大推力从而保证制动摩擦片与制动盘的摩擦力达到制动要求,这样曳引机转轴所受到的巨大推力就会作用于两个轴承上,增加了轴承受损的几率,以致频繁的更换和维护电梯,也对电梯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另外盘式制动器在制动时在轴向上施加冲击力,转轴在轴向上会有一定的窜动,而编码器正好安装于转轴的端部,如此会对编码器造成一定的冲击,增加的编码器报错和损坏的几率,给电梯的安全稳定运行又埋下了隐患。
电梯安装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下,轴承作为一个滚动组件在曳引机中是非常重要的,灰尘进入或者轴向受到冲击力都会对轴承的寿命造成影响,所以轴承必须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下来保护其不被灰尘侵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正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梯曳引机,是使用扁平复合钢带曳引的电梯曳引机,尤其是使用扁平复合钢带曳引的电梯曳引机,属于电梯用零部件。产品结构紧凑,大大减少了材料使用同时也降低了电梯运行成本提高了电梯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电梯曳引机,它主要包括制动器、制动轮、前轴承,机架、主轴、后轴承和永磁同步电动机,所述永磁同步电动机包含有机壳、转子、后盖和编码器,其中机壳与机架通过止口配合由螺栓连接;所述机架包含两个轴承室:前轴承室和后轴承室以及制动仓,且前轴承室和后轴承室的内径大小不同,前轴承室和后轴承室内不设台阶为通孔轴承室,所述机架上设有支撑臂,支撑臂连接前轴承室和后轴承室,支撑臂数量限定为两根、三根、四根;电梯所有重量都传递并作用于机架上,有了支撑臂的支撑和保护,强度大大提高,确保了电梯的安全性。所述前轴承固定并安装在前轴承外盖和前轴承内盖内,后轴承固定并安装在后轴承外盖和后轴承内盖内,如此电梯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下运行都可以保证轴承不被灰尘侵入,另外将轴承位置限定了,就不会有轴向的窜动保证了曳引机安全可靠平稳的运行。所述制动轮位于制动仓内且与主轴相配合。
所述的制动器为蝶式制动器,设置在制动仓两侧,制动臂通过制动仓两侧所开的口伸向制动轮,碟式制动器数量限定为一套、两套。这样在电梯制动时只有径向的受力同时作用于制动轮,不会对主轴造成轴向的冲击力,保证了轴承的安全可靠同时也保证了尾部编码器的安全可靠。
所述的制动器为钳式制动器,设置在制动仓两侧,制动臂通过制动仓两侧所开的口伸向制动轮。
所述转子两端面设置有磁钢压板,磁钢压板与转子铁芯为胶水粘接。
所述后盖设有编码器座,编码器直接安装于后盖的编码器座内,这样可以保证编码器与转子13的同轴度,确保编码器不会意外的报错或者故障停机甚至损坏,这个结构也更加紧凑,体积小、安装方便、运行可靠。
所述电梯曳引机有效总长度小于1000mm,有效总宽度小于500mm,有效总高度小于350mm。。如此小体积方便了搬运以及电梯的安装,也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电梯曳引机具有结构紧凑,运行平稳,噪音低,寿命长,方便维护以及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锦;范家军;潘蕾;吴传虎,未经万锦;范家军;潘蕾;吴传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89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数神经网络信道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线网络设备间快速链路状态检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