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膜瘤护理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39355.8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1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含;臧萍;于义琴;王岩;管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含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25/00;A61P35/00;A61K35/38;A61K33/36;A61K31/675;A61K31/198;A61K31/407;A61K31/282;A61K31/4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膜 护理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脑膜瘤护理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膜瘤可分为颅内脑膜瘤和异位脑膜瘤,前者由颅内蛛网膜细胞形成,后者指无脑膜覆盖的组织器官发生的脑膜瘤,主要由胚胎期残留的蛛网膜组织演变而成。好发部位有头皮、颅骨、眼眶、鼻窦、三叉神经半月节、硬脑膜外层等。脑膜瘤有良性和恶性,大部分脑膜瘤都是良性的,可以采取手术或药物来进行治疗和控制,可是手术费用较药物要贵,而且复发率非常高;而药物治疗,因现在市面上几乎都是西药,所以副作用非常的大,而且疗效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疗效显著,不易复发,且无副作用的脑膜瘤护理药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脑膜瘤护理药物,所述该护理药物为中西药结合配方;所述西药配方为:二氯甲二乙胺、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美法仑、苯丁酸安芥、噻替派、丝裂霉素、白消安、罗氮芥、卡氨芥、替莫唑胺及卡铂;所述西药重量份配比为:二氯甲二乙胺0.4mg/kg、环磷酰胺3mg/kg、异环磷酰胺1.2g/m2、美法仑0.15mg/kg、苯丁酸安芥0.1mg/kg、噻替派0.3mg/kg、丝裂霉素20mg/m2、白消安1.8mg/m2、罗氮芥130mg/m2、卡氨芥150mg/m2、替莫唑胺150mg/m2及卡铂360mg/m2;所述中药配方为:白花蛇舌草、党参、炙甘草、连翘、雄黄、山慈菇、五味子、人参、绢毛菊、紫珠叶、郁金、山楂、广地龙、天麻、茨实、熟地、川芎、当归、斑庄根、竹叶、天葵子、红花、白芍、毛冬青、熟附子、佩兰叶、龙涎香、佛手、木香、黄岑、柴胡、积壳及溪黄草;所述各中草药重量份配比为:白花蛇舌草20g、党参14g、炙甘草26g、连翘10g、雄黄6g、山慈菇25g、五味子15g、人参8g、绢毛菊30g、紫珠叶25g、郁金25g、山楂30g、广地龙10g、天麻5g、茨实10g、熟地15g、川芎25g、当归15g、斑庄根5g、竹叶20g、天葵子17g、红花40g、白芍20g、毛冬青35g、熟附子12g、佩兰叶15g、龙涎香10g、佛手7g、木香20g、黄岑30g、柴胡15g、积壳10g及溪黄草35g。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疗效显著,不易复发,且无副作用的脑膜瘤护理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一种脑膜瘤护理药物的制作过程如下:
A、将二氯甲二乙胺、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美法仑、苯丁酸安芥、噻替派、丝裂霉素、白消安、罗氮芥、卡氨芥、替莫唑胺及卡铂加入常规调试剂,将PH值调到规定范围,备用;
B、将党参及人参切断,用醋蒸2个小时,然后加入蜂王浆和蒸馏水煎煮2-5个小时,用500目筛过滤,提取药液备用;
C、将白花蛇舌草、炙甘草、连翘、雄黄、山慈菇、五味子、绢毛菊、紫珠叶、郁金、山楂、广地龙、天麻、茨实、熟地、川芎、当归、斑庄根、竹叶、天葵子、红花、白芍、毛冬青、熟附子、佩兰叶、龙涎香、佛手、木香、黄岑、柴胡、积壳及溪黄草加水煎煮3次,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第一次煎煮时间为3-5个小时,第二次煎煮时间为2-3个小时,第三次煎煮时间为1-2个小时,煎煮后静置15个小时,用500目筛过滤,提取药液备用;
D、将步骤“A”调制的试剂加入到步骤“B”提取的药液内,搅拌混合,提取药液备用;
E、将步骤“D”提取的药液与步骤“C”中提取的药液混合煎煮2次,第一次3个小时,第二次2个小时,用600目筛过滤,提取药液,备用;
F、将“E”步骤所得的药液加入PH调试剂,将PH值调至规定范围,之后装瓶封盖。
本发明产品护理药物中一些中草药的药理介绍:
紫珠叶:味微辛、苦,性平。具有止血、散瘀及消肿的作用。
白花蛇舌草:味苦、淡,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的作用。
党参:味甘,性平。具有补脾益肺、生津养血的作用。
绢毛菊: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川芎:味辛,性温。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
黄岑: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及止血的作用。
毛冬青:味苦,性平。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脉的作用。
柴胡:味苦,性微寒。具有清肝退热、消肿止痛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含,未经刘玉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93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