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个大量程光学延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9371.7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6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柴俊;苑勇贵;彭峰;吴冰;苑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个 量程 光学 延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与光学测量领域,具体涉及到了一种大量程光学延迟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光纤传输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各种光纤器件的研究和应用也随之涌现出来。作为新型信号处理器件的光纤延迟线(Fiber Delay Line,FDL)已经从最初简单的一段光纤发展到现阶段具有多种复杂结构的独立器件,成为光信息处理技术中的关键器件之一,具有多种信号处理功能,如在光纤传感与光学测量系统中参与实现测量信号的采集与传输、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实现信号的编码与缓存、在光控相控阵天线系统中实现微波信号的精确相位分配与控制、雷达回波信号的相关除噪等。相比传统的延迟线(如电缆延迟线、石英延迟线等),光纤延迟线具有工作频率高、带宽大、损耗低、结构简单、易实现多位延迟、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重量轻及性价比高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但由于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不同的延迟时间,所以就要求延迟器件能够实现延迟时间的可调。而目前常用的可变光延迟线由多条光纤或者光波导组成,每条光路长度不同,通过级联光开关的选择,使得光信号可以通过不同长度的光纤或波导,从而获得不同的延迟时间,但是就目前而言,光延迟线存在若干缺点:1、增量可调型延迟线具有较大的延迟范围,但非连续可调;2、连续可调型延迟线的调节精度高,但延迟范围通常较小,通常在几百ps以下;3、延迟线连接损耗大、精度低。而这些缺点也大大限制了光学延迟线的应用范围。所以如何能够实现一种既有大动态范围,又可以连续可变,低损耗,高精度的光学延迟线,在光通信、光传感以及光学处理等领域具有迫切的需求。
1993年,美国Douglas M.Baney等人公开了一种光学低相干反射计的光程扩展方法[Extended distance range optical low-coherence reflectometer,US Patent5268738],该发明利用一个参考光信号多次的反射来进行光程扩展,通过参考光信号的每次复制获得不同的延迟时间;产生复制光信号的结构有环形腔、F-P腔以及光纤延迟线等。该装置可以做到光程的连续扫描,但是延迟光信号相互重叠,无法将信号光程分离开。
2005年,美国的Christi Kay Madsen等人公开了一种大范围连续可调的光学延迟线[Compact solid-state variable optical delay line with a large continuous tuning range,US Patent6956991B2],该发明利用一系列光学开关选择长度固定的不同延迟光路,由于光信号经过的路程不同,从而获得不同的延迟时间;与Douglas M.Baney等人的方案相比,既做到了光程的连续扫描,又做到了对光程的可调改变。
2007年,美国的Oleg M.Efimov等人公开了一种数字化可控的光学延迟线[Digitally controlled optical fiber delay line,US Patent,7283708B2],该发明利用了多阵列的光纤模块(光学分束器,光纤放大器,连接器以及光学准直器等)进行光程扩展;与传统方法比较,功能更强大,用途更广泛,但是无法做到了光程的连续可调,并且结构更加复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量程的光学延迟装置,将传统延迟线的固定延迟模块和连续扫描装置有序的组合到了一起,分为反射式和透射式两种连接结构。固定延迟装置主要是由长度固定的不同延迟光路组成,保证了光学延迟装置的阶跃调整;扫描装置则基于可变光程延迟机构,在一定光程范围内实现高精度的光程延迟和连续的光程可调,结合两者的优点,从而实现了大量程、任意光程连续可调的延迟装置,而且满足了对于光程无缝接续的要求,可调范围更大、延迟精度更高、插入损耗更小,延迟范围可达几十纳秒到几百纳秒,精度更是达到了飞秒量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大量程的光学延迟装置,实现任意光程的连续可调以及光程的无缝接续,从而获得更大的扫描范围和更高的延迟精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93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