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用聚乙烯消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0024.6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6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闫立军;段景宽;冯金茂;王登勇;陶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1/06 | 分类号: | C08L51/06;C08K13/06;C08K9/06;C08K9/04;C08K3/30;C08K3/22;C08K3/04;C08F255/02;C08F230/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排水管道 聚乙烯 消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粉体改性高分子聚合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用聚乙烯消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作为一种通用树脂,它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在塑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被越来越多的用作建筑排水管道的生产原料,但其隔音性能缺远不能满足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室内的噪音问题也越来越关注,而目前建筑室内排水系统的噪音普遍大于45分贝,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居家生活,解决室内排水噪音的途径主要有两种:改变管道物理结构及优化材料配方,如专利CN 102002970 A公开了一种静音排水管,本专利利用多层复合结构制备了一种静音排水管,但是制备方法比较繁琐。专利CN 101892689 A公开了一种氯化聚氯乙烯静音管,通过结构设计得到多层结构的管材而达到静音效果。所以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改变管道的物理结构,但是这种做法并没有真正有效的将噪音控制在45分贝以下,达不到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用聚乙烯消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用聚乙烯消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种原材料组成:聚乙烯30-50份,过氧化物引发剂0.01-0.02份,乙烯基不饱和硅烷0.5-1份,硫酸钡50-60份,分散剂 1-3份,钛白粉 3-5份,抗氧剂0.2-0.5份,炭黑 1-3份,其中钛白粉为金红石型钛白粉,炭黑为炉法炭黑。
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用聚乙烯消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钡由30-60重量份的纳米级硫酸钡和0-30份重量份的普通硫酸钡构成,所述的纳米级硫酸钡和普通硫酸钡均经过活化处理。
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用聚乙烯消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化处理为用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及硬脂酸中的任意两种偶联剂以任意比例对硫酸钡表面进行处理,所述的普通硫酸钡目数为1000 -4000目。
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用聚乙烯消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为管材级高密度聚乙烯,其熔体指数控制在0.01-2g/10min(190℃,5kg)。
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用聚乙烯消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氧化物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特丁烷、1,3-二特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化基)己炔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
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用聚乙烯消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基不饱和硅烷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乙烯基乙氧基硅烷、甲基乙烯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
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用聚乙烯消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聚乙烯蜡、酰胺蜡、聚丙烯蜡、硬脂酸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
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用聚乙烯消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混合物。
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用聚乙烯消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黑为炉法炭黑。
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用聚乙烯消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制备:
1)将聚乙烯、过氧化物引发剂、乙烯基不饱和硅烷、硫酸钡、分散剂、钛白粉、抗氧剂、炭黑按比例称量后,于密闭不锈钢混合器中的高速混合机充分混合,混合器的温度控制在23-27℃之间,混合时间3-10分钟后备用;
2)将配混物直接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造粒加工,挤出机设定温度由加料口到口模共分12段,每段温度依次逐渐升高5-10℃,整个挤出机的加工温度控制在110-230℃,挤出机的主机转速控制在物料在挤出机中的停留时间为2-3分钟,挤出机的真空抽提的真空度应低于-0.08MPa,挤出机的长径比大于44: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0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