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激光脉冲整形的等离子体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0490.4 | 申请日: | 2013-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4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璐宁;王新兵;卢宏;左都罗;陆培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H01S3/1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激光 脉冲 整形 等离子体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激光脉冲整形的等离子体开关,主要用于对脉冲CO2激光器的激光脉冲进行整形,将脉冲的拖尾去掉,缩短其脉宽。
背景技术
横向激励大气压(TEA)CO2激光器广泛应用于激光雷达、激光测距、红外对抗、生物医学、环境检测和高密度的空中光通信等领域,此外,高重复频率的脉冲CO2激光还可与靶物质作用产生等离子体,辐射出极紫外(EUV)光,该激光等离子体(LPP)EUV光源是下一代极具竞争力的极紫外光刻光源。脉冲CO2激光器的这些应用均需要较高的激光峰值功率,但脉冲激光的输出波形前沿很陡,脉冲周期为50-100ns,后沿却出现严重的拖尾,脉宽为1-2μs,使得脉冲CO2激光的有效功率大大降低。并且在LPP EUV光源产生的过程中,脉冲的拖尾与靶物质作用时会产生大量碎屑,这些碎屑会造成光刻机中收集镜的污染而缩短其寿命。
目前,有各种不同复杂程度和不同成功率的方法来缩短脉冲CO2激光的脉冲宽度,但都是基于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反射和传播原理提出的,即频率为ω的激光入射到频率为ωp的等离子体中,ω>ωp时,激光在等离子体中传播,ω<ωp时,激光将被等离子体反射。如果CO2激光的前一部分能通过等离子体,拖尾部分被等离子体反射,这样就能达到将CO2激光整形并缩短脉宽的目的。
最早期的方法是将激光通过透镜聚焦在空气中,在焦点附近击穿空气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的产生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使激光脉冲前沿通过,低功率的尾巴部分被等离子体吸收,从而使激光脉宽缩短。但脉冲能量损耗严重,而等离子体开关要求对激光前沿脉冲有较高的透过率。
后来对这个方法的改进是,利用放电装置或者双脉冲在激光聚焦的地方先引发气体的击穿,产生一定浓度的等离子体,然后CO2激光脉冲通过等离子体进行脉冲整形。虽然降低了脉冲功率的损耗,但增加了装置的复杂性。
相对简单的一个方案是,将激光聚焦在一个直径为1mtn、厚度为250μm的铝孔,激光脉冲通过铝孔时会烧蚀铝产生等离子体以阻断脉冲的拖尾(Pulse shaping of transversely excited atmospheric CO2laser using a simple plasma shutter,Noah Hurst and S.S.Harilal,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2009.3.3)。虽然脉宽会缩短,但当铝孔被烧蚀完全时需更换铝孔,所以降低了装置的重复率。
近期提出的方案是,脉冲激光经聚焦后以45°角入射到靶面上产生等离子体,激光前沿脉冲被部分反射,拖尾被等离子体吸收,反射后获得的激光就是脉宽缩短后的激光(CO2laser pulse shortening by laser ablation of a metal target,T.Donnelly,M.Mazoyer,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2012.3.5)。装置中的靶是镀有金反射涂层的锡靶,随着激光的作用,涂层会被烧蚀,当涂层被烧蚀完全时,必须更换新靶,所以装置重复率较低。
总之,现有等离子体开关虽然都能一定程度地缩短激光脉宽,但会存在激光透过率低,或者装置复杂,或者装置重复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激光脉冲整形的等离子体开关,目的在于在缩短脉宽的同时,保证较高的激光透过率,从而使输出脉冲有较高的峰值功率,并提高等离子体开关的重复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激光脉冲整形的等离子体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等离子体开关的背景气体中混有易电离的气体,并使气体能够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开关中还放置有冷却装置。
所述易电离的气体可以为三乙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等离子体开关的具体结构包括真空腔,以及位于真空腔内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风扇和热交换器;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为两个相同的ZnSe透镜,真空腔上开有两个正对的观察窗,用于激光的输入和输出;真空腔的两个观察窗的中心,与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且两透镜间的距离为2f,f为透镜的焦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0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