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磁共振输油管道渗漏隐患探测仪及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0781.3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2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观军;陈健飞;杨勇;王安泉;刘晶姝;刘瑾;董辉;盛华;刘海波;陈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王希刚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磁共振 输油管道 渗漏 隐患 探测仪 探测 方法 | ||
1.一种核磁共振输油管道渗漏隐患探测仪,包括主机和与其连接的通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器与发射/接收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发射/接收控制单元包括发射/接收控制器、发射电路、桥路控制器、谐振电容、发射线圈、电源以及信号采集/接收器,所述发射/接收控制器的控制端与发射电路连接,所述发射电路输出端分别与谐振电容和电源连接,所述电源和谐振电容输出端分别与桥路控制器连接,所述桥路控制器输出端与发射线圈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接收器与发射/接收控制器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接收器由第一采集单元~第N采集单元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一接收线圈~第N接收线圈组成,所述第一采集单元~第N采集单元是并列的,第一采集单元~第N采集单元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一接收线圈~第N接收线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输油管道渗漏隐患探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线圈~第N接收线圈分别与电子开关连接,所述电子开关还与采集处理器连接,所述采集处理器的接口与时序控制器连接,所述时序控制器的控制端与通讯接口连接,所述通讯接口还与所述发射/接收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接收线圈~第N接收线圈、采集处理器、时序控制器、通讯接口和发射/接收控制器依次连接构成信息采集/接收传输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输油管道渗漏隐患探测仪,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发射线圈铺设在弓形板的凹弧面,所述弓形板与输油管道外表面相吻合,所述发射线圈是由多匝发射线圈构成,在所述弓形板四角处分别设有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输油管道渗漏隐患探测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射线圈中,并排铺设第一接收线圈~第N接收线圈,以及与第一接收线圈~第N接收线圈相对应的第一采集单元~第N采集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输油管道渗漏隐患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主机中设置标准数字信号的数据,主机发射多个发射脉冲,发射线圈接收发射脉冲;
B、第一采集单元~第N采集单元将步骤A中发射线圈接收发射脉冲的信号进行收集,第一接收线圈~第N接收线圈依次将第一采集单元~第N采集单元对发射线圈接收的信号产生感应,同时采集处理器对第一接收线圈~第N接收线圈的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通过时序控制器,将每条感应的数字信号的指令,按时间顺序依次经过通讯接口、发射/接收控制器和通信控制器传输给主机;
C、主机依次将从第一接收线圈~第N接收线圈接收的数字信号进行数据存储,并在主机显示屏上显示每一个接收线圈感应的数字信号的数据;
D、将步骤C中主机显示的数字信号的数据与事先在主机中设置标准数字信号的数据对比,如果第一接收线圈~第N接收线圈在主机中显示的数字信号的数据中,出现与主机中设置标准数字信号的数据不一致,不一致的数据所对应的接收线圈覆盖的位置即是输油管道渗漏位置;
E、反复操作上述步骤A、步骤B、步骤C、和步骤D,根据主机屏幕上显示数据的变化,确定渗漏点的位置,完成输油管道隐患的探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07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