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面检测用补光灯灯具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41841.3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8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梁小卫;靳立岩;侯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恒达锦程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3/04 | 分类号: | F21V13/04;F21V17/10;F21V19/00;F21V23/00;F21V29/56;F21V29/83;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面 检测 用补光灯 灯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检测用补光灯灯具,包括灯具支架(5)和设在灯具支架(5)上的若干个补光灯(1),所述补光灯(1)包括与灯具支架(5)相连的基座(2)、设在基座(2)上的LED光源(1‑2)以及聚光组件,且LED光源(1‑2)的发光体伸入所述聚光组件中。本发明提供的路面检测用补光灯灯具具有光强高、光线角度可调、补光照明时间长、能耗低、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面检测用补光灯灯具。
背景技术
道路(包含市政道路、高速公路等)路面检测是监控道路路面病害和道路维护需求的一种必须的经常性作业。随着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不断增加,我国已经成为一个高速公路大国,通车里程长,区域分布广,这就使得道路检测的工作量非常巨大。而道路检测通常要求检测到路面上出现的1mm以上裂纹,精度需求高。作为道路维护的基础数据,还必须要保证路面病害数据的及时性,道路通车、雨雪天气均会给道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基础数据取得越早对道路维护越有实际意义。目前国内同行主要采用自动采集路面病害图像,人工识别路面病害的种类及计算面积等基础数据,这样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工,而且基础数据取得时间长,人工误差致使精确度下降等,给道路养护工作带来不便。为解决上述缺陷,这就须要实现计算机自动识别路面病害数据,实现这种智能检测的关键技术就是采用线扫描成像技术,将路面病害图像信息数字化,由高速计算进行自动识别。由于检测车辆在行驶状态下对路面进行线扫描,检测车辆自身的阴影、相邻车道行驶车辆的阴影及道路上空的物体(如电线电缆、建筑物、树木、照明或监控系统的立杆等)所产生的阴影,在计算机自动识别时,这些阴影由于阳光平行光照射的特性都会产生一种假性裂纹,要将这些假性裂纹削除的唯一方法就是在检测车辆上安装补光照明系统,以足够高的亮度照射在地面上,在进行计算机识别时进行阴影削除或减弱阴影的深度,使计算机识别不到阴影,从而保证计算机识别的准确率。或者在夜间工作时,达到足够高的光源亮度,以满足消除计算机对路面病害图像的识别条件准确率。这对人造光源亮度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在能够正常工作的亮度下,即使是多云的天气,路面的阳光亮度仍然高达3000cd/m
目前,道路路面的检测中所用的照明系统主要有三种方式,以下简要说明这三种方式及其不足之处。
(1)激光照明
激光光源因其相干的特性,光束的宽度可以做得很窄,亮度比较容易达到测试的要求,但价格昂贵,且存在着其他的隐患,这是因为:
激光照明系统中,为了把光束的能量集中起来,需要把光束控制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通常是在2mm内,这样一条宽度达到4米的范围内与高速行驶的车辆上的扫描摄像机的扫描线保持同步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把光线的宽度增加,则需要大幅度提高激光光源的功率,测试表明,把激光光速的宽度第增加1倍,激光器的功率需要增加8倍,大功率激光器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且大功率激光器的光衰是比较快的,因而补光照明系统的成本就非常昂贵。另外,大功率激光束在路面上产生的漫反射光线会对检测人员及其它车辆的司乘人员造成伤害,主要是对眼睛视网膜的灼伤,伤害的程度取决于其他车辆与检测车辆的距离和位置,这是一个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这种照明方式目前不被广泛采纳。
(2)传统光源照明
传统光源主要是碘钨灯等非气体放电光源,这种光源自身的光效较低,再加上是空间点光源,由于检测的照明区域很狭窄,致使80%以上的光线需要通过反射才能利用到照射区域,灯具的有效光效很低,目前已有的传统光源补光照明灯具仅能满足低速面成像的人工检测,因此,以传统光源制作的补光照明灯具很难达到智能自动检测所需要的亮度。
(3)气体放电光源照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恒达锦程图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恒达锦程图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1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