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铸锭用吸浇管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42112.X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1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民;黄玉田;黄忠;邓龙辉;赵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正望钢水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0 | 分类号: | B22D41/50;B22D18/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2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铸锭 用吸浇管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铸锭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真空铸锭用吸浇管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真空铸锭又称真空浇注,是将钢锭模置入真空室内,钢水通过置于真空室盖子上的中间包注入钢锭模铸成钢锭的钢液真空处理技术。真空铸锭装置包括真空泵、底盘、钢锭模、真空室、保温帽、中间包和钢水包及浇铸耐火材料等。为了营造真空环境,真空室、真空盖、中间包之间用耐热胶圈密封。为了保证钢水进入真空室时对准钢锭模,在真空盖下方装有导流管,使进入真空室空间后就扩散成细流的钢水容易对准钢锭模。真空铸锭工艺只适用于一室一锭,多用来浇注大型锻造用钢锭。
在实际生产中,中间包容量多为150~200吨,若需浇铸200吨以上的钢锭,则需要通过置于其上方的钢水包及时补充钢水。该过程需要进行关闭中间包等一系列复杂工序,给浇铸过程带来不便,降低了生产效率,并且较长时间的浇铸间隔难以保证铸锭质量。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现有真空铸锭装置及工艺浇铸大型铸锻件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真空铸锭工艺浇铸大型铸锻件过程中需要给中间包补充钢水从而降低生产效率甚至影响铸锭质量的缺点,提供一种真空铸锭用吸浇管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现有真空铸锭工艺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真空铸锭用吸浇管由管体、预制钢套、铁壳和耐火泥四部分组成,管体材质为耐火材料,包括碗口和管身两部分,预制钢套为一内腔与碗口外型一致的钢质外套,且其上部为一外径大于碗口外径的安装台,安装台上均匀分布有8个插销孔。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的真空铸锭用吸浇管及其使用方法为,真空铸锭用吸浇管通过安装台上的插销孔固定于夹持装置,而后将其插入钢水包的钢水中,夹持装置另一端为延伸至真空盖上方的耐火材料砌筑的导流管,导流管与真空室之间通过胶圈密封,用滑板砖控制钢水的开、闭。钢水包通过升降机构的上下移动,使真空铸锭用吸浇管始终插入钢水中,通过虹吸原理,钢水不断地流入真空室,以雾滴状喷淋入钢锭模中,保证浇铸作业连续进行。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真空铸锭用吸浇管的使用,在取消传统真空铸锭工艺中不可缺少的中间包的情况下,直接将真空室与钢水包相连接,采用虹吸原理,为真空室连续提供钢水,免去停浇补充钢水的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省去了中间包贮存钢水环节,随之节省了中间包砌筑所用的人力、物力以及中间包配套的中间包塞杆或塞棒以及中间包连接至钢水包、中间包连接至真空室的导流管等辅助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真空铸锭用吸浇管的剖视图,图中,1、管体,2、预制钢套,3、铁壳,4、耐火泥。
图2为管体(1)的剖视图,图中,11、碗口,12、管身。
图3为预制钢套(2)的剖视图,图中,21、安装台。
图4为预制钢套(2)的俯视图,图中,22、插销孔。
图5为真空铸锭用吸浇管使用方法示意图,图中,A、夹持装置,B、钢水包,C、升降机构,D、滑板砖,E、真空室,F、钢锭模,G、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将由耐火材料制作出的具有碗口(11)和管身(12)的管体(1)与制作好的预制钢套(2)、铁壳(3)和耐火泥(4)四部分组装,得到真空铸锭用吸浇管。
将真空铸锭用吸浇管通过安装台(21)上的插销孔(22)固定于夹持装置(A),而后将其插入钢水包(B)的钢水中。夹持装置(A)另一端为导流管(G),导流管(G)与真空室(E)之间通过胶圈密封,它们之间通过滑板砖(D)来控制钢水的开、闭。钢水包(B)安装于升降机构(C)内,在升降机构(C)的带动下,钢水包(B)上下移动,保证真空铸锭用吸浇管始终插入钢水中。使钢水包(B)始终处于真空室上方,通过虹吸原理,钢水不断地流入真空室(E),以雾滴状喷淋入钢锭模(F)中,确保了真空浇铸作业的连续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正望钢水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正望钢水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21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钛电极挤压模具
- 下一篇:负压消失模铸造用浇口盆